在试飞后,军方大佬们又参观了研究所的一些新成果。
和别的研究所不太一样的是,蔚海所的ppt、论文、效果图之类的东西特别少,基本上都是有实物的,最次都是仿真模型。
这应该是和苏雷他们的风格有关,苏雷本人就是个不喜欢刷论文的,他更喜欢做出实物来测试效果,然后再根据测试数据写论文,而不是像大多数同行那样反过来。
至于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很谨慎的人,想法都很合理,肯定能做得出。
事实也证明了,无论他的想法在外人看来有多荒谬,可特码就是能做出实物来。而且性能还让人费解的好。
就好像他们现在看到的这架看起来很卡通的大飞机。
这飞机有着小小的机头,肥滚滚的肚子,然后又一个细长的尾巴,底部都是小轮子,机身融合式上单翼,四台电动机驱动四组共轴螺旋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长出机翼和尾翼的巨蛋,非常具有《超级机器人大战》的风格,十分的呆萌,十分的土肥圆。
但是这飞机确实不小,翼展达到五十米,机身长四十六米,其中三十多米的长度是属于那个肥滚滚的大肚子,然后是直径两米,长八米的尾梁加上两片垂尾。机体的宽度达到了十四米,高十五米,基本上是一个有着圆润过渡的飞行集装箱。
正面是一个类似两栖坦克正脸的七十度下倾斜面,空气可以顺着这个斜面往机腹流动,产生一定升力。在前方突出大约五米长,直径三米五的圆形机头,这就是飞机的驾驶舱,整个驾驶舱都是钢化防弹玻璃,密封的全透明驾驶舱视野非常好。驾驶舱下的斜面是飞机的主控室,里面有着电脑主机室、电控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室。
厚厚的机翼、尾梁以及飞机的地板下面都塞满了刚刚量产的超级电池组。
这种超级电池最初是另一个项目组的产品(见49章,开光实验室的作品),他们最初拿出的实物性能非常之变态,能量密度达到115千瓦时/公斤,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12千瓦时/公斤,也就是汽油的十倍。
但是事后发现,这种东西只能在“开光实验室”里制作,换个地方就不行了,勉强做出来也极不稳定,与其说是电池,还不如说是炸弹。于是就再次修改,降低了能量密度,提升了稳定性。最终出来的定型产品是能量密度66千瓦时/公斤,虽然没有最初作品厉害,但是稳定性大幅度提升,不会成为炸弹了。
但是这种电池的结构比较复杂,是一种碳纳米空气电池,成本很高,再加上有液体电解质,不能做得太小。当然,这也很了不起就是了。
不过苏雷对此并不是很满意,他希望有一种全固态,结构简单,大小随意,稳定性高的超级电池。于是他就让炼器实验室在碳纳米空气电池的基础上,再发明一种结构简单的全固态电池出来。
炼器系的大师兄潘寅震也不负所望,用了半年时间,重新发明了一款满足了“全固态,结构简单,大小随意,稳定性高”这几点要求的超级电池。这是一种以铁、钠、石墨为主要原料的全固态电池,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层叠一层的千层饼结构,而且可以做成纽扣大小。
不过缺点就是这种铁钠石墨电池的能量密度要差些,最处只能达到34千瓦时/公斤。现在经过半年的改进之后,现在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48千瓦时/公斤,苏雷这才同意量产化。
第一批量产版的能量密度45千瓦时/公斤,比实验室产品略低。但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差不多是汽油的四倍了,苏雷给这种电池取名叫“铁龙电池”。
现在飞机上装的就是“铁龙电池”,在装满了电池,配齐里面所有的生活设施跟电子设备之后,这架飞机的空重是六十二吨,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一百二十五吨,这个满载条件下它能够在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