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高景川不解。
“邱城靠北,邺城在南……”肖叔伦说,“北边偏浓油赤酱,南边就比较清淡爽口……”
肖叔伦点了点手下的阳春面:“这个面,跟我们在邺城时候,吃的味道有些相似。”
此时的高景川也尝了一口。
“确实如此。”
肖叔伦看向一旁的店小二,说:“这面是谁做的?”
“方师傅……”
“我们能见一见他吗?”
“好的。”店小二道,“我这就是去叫方厨娘出来。”
店小二下去了,很快,从后厨走出来一个中年女人,她有些瘦弱,眼底带着小老百姓的畏缩。
“两位客官。”那中年女子小心翼翼地打量高景川与肖叔伦。
“这面是你做的?”肖叔伦问。
“是,是……”
“听你的口音,你好像不是邱城的人?”
“我老家是博城的……”
“哦,原来如此。”肖叔伦笑了笑,说,“你做的面,很好吃,让我也想起了家乡的味道,忘了说,我是邺城的。”
博城在邺城南边,离得倒也不是特别远。
方厨娘面对肖叔伦的大方自然,自己也不那么紧张了,她道:“公子的口音,听着不像是邺城那一带的啊……”
“我后来去了洛京。”肖叔伦闭着眼瞎诌。
“这样啊……”厨娘搓了搓手,“不知道,公子叫我来,是……”
“没事,我就是吃到了家乡的味道,想要看看,是谁做的面。”
“承蒙您喜欢。”方厨娘笑了笑。
肖叔伦又道:“我是邺城你是博城……说起来,我们也算是半个老乡了。”
“是,是啊……”
“就你一个人在邱城吗?”肖叔伦道,“你的家人呢?”
“我有一个女儿……”方厨娘道。
肖叔伦点了点头。
“她是做什么的?”一直没说话的高景川,忽然问道。
方厨娘说:“给人做丫鬟的。”
高景川又问:“在哪家府邸?”
“邹,邹府……”方厨娘咽了咽口水,说:“怎么了吗?”
“没事。”高景川道,“只是随口问问。”
“哦……”
“邹府最近出了事。”肖叔伦接过高景川的话,继续问道,“你知道吗?”
“我听说过了。”方厨娘说,“杨公子在邹府被人杀了。”
“你认识杨公子吗?”高景川道,“他经常来这家面馆吃面。”
“我不太认识。”方厨娘说,“我一直是在后厨的……”
高景川轻轻点了点头,忽然又问:“你家闺女是叫香翠吗?”
“您怎么知道?”方厨娘吓了一跳,“客官,您,您是……”
“不用害怕。”高景川说,“我们是查案子的。”
“我女儿虽然是邹府的丫鬟,但是,她什么都不知道……她……”
高景川安抚地点了点头:“我知道,我说了,你不用紧张……”
方厨娘绷着身体,僵硬地点了点头。
“你先下去吧。”肖叔伦笑了笑,让方厨娘也放松下来。
“是……”
方厨娘心里疑惑,不安地看了两人好几眼,这次离开了。
她离开之后,肖叔伦忽然看向了店小二说:“杨公子被杀那天,来没来过有你们店?”
“这个……”店小二歪着脑袋,“时间久了我……”
“你好好想想。”一旁的高景川提醒道,“就是邹小姐抛绣球那天,杨时其来过你们店没有。”
“抛绣球那天……”
有了引线,店小二一拍脑袋:“我想起来了!杨公子来过!他吃了一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