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不可思议,可见他到现在还不敢相信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
要知道锂硫电池是现在全世界都在积极研究的方向,技术关卡还多得很。
谁能想象得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凭一己之力走在了全世界前面,小说都不敢怎么写啊。
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梁士博打死也不敢相信。
目前的商业电池比容量大概在160~170ah/g,而自己目前实验室阶段制作的锂硫电池比容量最高也就到1200~1300ah/g,而且还有种种诸如电压过低,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没办法解决。
吴奇这款横空出世的全新锂硫电池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可以预见,这款锂金属电池一旦面世,要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多大的震动...
这是一项会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研究成果啊!
“那...是否...”
苏立听完数据只有一个念头,急不可耐地问道。
“没有征得你们的同意,我没有擅自将电池拆卸开做表征,所以还有很多数据没有准确评估出来。
不过,单凭目前的循环情况判定,此款锂硫金属电池已经具备了实用化的条件。”
梁士博语气肯定地说出了苏立最在乎的关键性问题答案,苏立心中迫切想要得到的答案他怎么可能不懂呢。
“不过,制造难度和原材料成本还没有确定,这个就需要向吴先生了解了。”
说着梁士博看向吴奇,作为发明人的吴奇是最清楚其中的可行性。
实用化不代表可以批量制造。
一个产品想要走向市场,就要有足够的竞争力。
批量化生产和原材料成本是很关键的前提条件。
实验室做的是科研,很多研究成果确实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优越很多,但试验成果想要走向市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先解决。
研发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投入商用,为民所用吗?
所以很多优越的产品走向市场化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弱化,这不是科研机构敝帚自珍,而是一种为了迎合市场规律所做的必要调整。
就好比市面上的手机电池比容量只有160~170ah/g,实验室里的电池性能比这优越的多得是。
但手机是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的必需品,握在普通人手里的产品比得不仅仅是性能,更重要的是安全性和性价比。
吴奇这款电池是锂金属电池,安全性方面比锂离子电池要强上许多,所以这个不是问题。
循环性能也十分优越,其优越性还远远超过市场产品,这个也不是问题。
...
所以,现在考虑的就是制造的技术难度和原材料成本了。
想到这里,梁士博和苏立都同时看向了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