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道:“先前有人数次加害于我,想必那都是你吧”。
那人笑道:“明人不做暗事,之前算你走运,今日可没那么幸运了”。
李牧道:“桓将军,你既是我手下败将,世人皆知,即使前来复仇,也应寻我一人,为何牵连我妻儿家人,做此卑鄙肮脏之举,好歹昔日将军,有辱男儿本色”。
那人道:“李将军休要满口仁义道德,冠冕堂皇,却是个伪善君子,废话少说,上来领死吧”。
立姓早已按捺不住,此时口中道:“恶贼休要猖狂,先与小爷比划一下”,腾空而起,扑向那人。
那人道:“哪里毛头小子,乳臭未干,敢来送死”,话音未落,立姓飞身已至,看立姓来势凌厉,掌风逼近,忙伸手格挡,只觉虎口大震,口中一甜,几欲吐出鲜血,连人带马后摇几步,勉强支撑,这才稳住身子。
立姓既已得手,也不恋战,收掌落回原地,笑道:“小爷这一掌如何”?
那人心下大惊,虽说一时大意,绝不至于一败涂地,自己三年来苦练功夫,江湖中鲜有对手,那小毛孩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厚内功,自知不是那人对手,李牧由此人保护,料难下手,硬撑着道:“阁下何人”?
立姓道:“小爷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立姓是也”。
那人道:“好,今日放你一马,改日再会”,已然双脚缒马,跃上城墙,消失在黑暗中。
那人正是秦将桓齮,当年宜安一战大败于李牧,落荒而逃,锦绣前程就此断送。秦王知桓齮兵败,雷霆大怒,先是革去桓齮功名,后诛其三族,周国重金悬赏桓齮人头,桓齮有闻于此,不敢再回秦国,逃亡在外。桓齮思来想去,当今惨状皆因李牧而起,自此生恨李牧,发誓报仇血恨,可李牧身在军中,万千士兵环绕,无从下手,遂化名樊於期,以避秦王追捕,又遍访名师,拜一高人门下,三年来隐形埋名,苦练武功剑法。艺成下得山来,只身入赵,曾习得易容之术,是故混人耳目,善于隐蔽,不为李牧发现,虽入邯郸,数次行刺均被李牧躲过,苦无良机。桓齮重金贿郭开,郭开悦,献计引荐赵王。桓齮曾为秦将,掌握大量情报,遂出卖给赵国,换取赵任,赵王看他情报颇有价值,又有郭开在旁煽风点火,赐予偌大权利,对他倒也言听计从。桓齮几日前外出私事,回得邯郸来恰逢宫中大变,李牧已成瓮中之鳖,落寞之余,讨了差事抓捕李牧一家几百口,后李牧逃走,听郭开安排,将众家眷押往北城。
那人既去,立姓道:“我去追他回来”。
李牧拦道:“算了,别追了,由他去吧”。
耳听得一人尖声怪气,道:“李将军好派头,竟有高人护卫”。
几人循声望去,但见远处一人拍手鼓掌,口中叫好,成名立姓二人日间见过此人,正是郭开,一语既毕,侧头喝道:“带上来”。
话音既落,但见一队士兵呼唤吆喝,驱赶一众妇孺老少拥挤而来,那众人哭喊惨叫,声音凄厉,而后被士兵喝住立定。
郭开笑道:“早料到李将军从此处逃窜,本大人恭候多时了”,又道:“李将军,可识得这些人”?
李牧如何不认得,正是一家老小,心知不妙,当下道:“郭大夫,你把我一家抓来干嘛,你想怎样”?
郭开道:“我是来劝劝将军,莫要做无谓反抗,白白牺牲这许多无辜性命”。
李牧怒道:“你这卑鄙小人”。
郭开喝道:“李牧,你还不束手就擒,难道非要连累家人么”,又道:“李将军只要乖乖投降,我便放了他们,保他们平安无事,若固执不化,我便一个个宰掉他们”。
李牧道:“大王在哪,本将军要面见大王”。
郭开道:“你这乱臣贼子,和两个妖人勾结在一起,有何面目再见大王,岂容你再次惊动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