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组建先遣团的工作只用了五天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员那是肯定超编了,原定一千二,现在一千四还打不住,各种车辆四百多辆,好在临管会不是铁板一块,工作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配合,都是为国为民,这种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人多力量大,可以充分保证先遣团的健康安全物资供应和建设生产,尤其临管会副主任陆文夫更是以身作则代表临管会管理和监督先遣团的各项工作,无论如何都体现了一个管理者的担当。现在就是各部队各部门联合的先遣团立即投入训练整合,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斗力和凝聚力,于是未完工的机场一小部分就成了先遣团的训练场地,每天战场急救,战场掩护,车辆急修,集团冲锋,防守反击,快速扎营,防化消毒等各科目一个接一个开始训练,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临管会的命令早就下来了,字不多:救援卢象升,阻止清军济南屠城,获得出海口。
孔丘汪大元他们不理解,听搞历史的说不是还有孙承宗吗?为什么不一起救了?上面的解释是,时间上来不及了,通往外界的道路最快也得一个月才能通车。那可以搞个小分队先出去干一票啊,上面说,杯水车薪徒添伤亡,你们每个人对于这个时代都是弥足珍贵,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个人无谓牺牲,虽然孙家百余口被清军屠杀谁都痛心,但鞭长莫及,只能忍辱负重,相较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前者的牺牲永远不会被遗忘,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勤学苦练,服从命令,一切以大局为重,争取一战定乾坤,救出明末牛人卢象升,与大明朝廷建立联系,交换条件,获取出海口。
本来兴高彩烈的训练场被一纸命令给搞的压抑了,尤其是几个皇汉,叫得最凶,不救明末大忠臣全家显然不够意思,老少百余口啊,老孙据说还是被马拖死的,想着都惨,说得几个护士妹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要不是团长政委一顿大棒加胡萝卜伺候,难保没有人去临管会抗议,命令终究是命令,服得执行,不服也得执行,只能化悲愤为力量,加倍训练,通古斯野人你等着,出去不打残你老子跟你姓。
所有人都在积极向上,也有不凑热闹的,高师成知道明末就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他不想去参合,基地多好,至少保证了大部分的现代生活节奏,有事一下不痛不痒的小建议,没事回宿舍看看以前下载的电影小说什么的,学历史的本来就是冷门,何必去争长短呢?百年的人生和几千年的历史比起来,只是沧海一粟,他是这么想,可临管会不这么想,临管会认为先遣团需要一个懂历史的去参谋一下,在今后的行动中尽量避免太大的偏差,以免造成难以补救的遗憾,看来看去觉得高师成合适,年轻头脑灵活,说话条理清晰,正牌大学毕业生,于是在临管会领导的细致关怀下,高师成只能打起背包到先遣团报道,当看到分在一个组的陆文夫时,他瞬间明白了,原来领导是让他既做参谋又做临管会副主任的贴身保镖啊,看着累趴在行军床上的副主任,他真是无语,何苦呢?长期坐办公室的能适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你以为是指挥做工程只要动动嘴?随便一个散兵坑只用工兵铲你挖得动吗?你以为军队就是开枪放炮?咳,好好的领导不干偏要来吃苦,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得,保镖加保姆,自己不想干也得干。
机械制造处这几天很忙,造完了一架钢铁吊桥,又得给所有先遣团的车辆做检修,还要加固车厢板,这里离河北一千多公里,长途跋涉,而且都是土路,或者根本就是荒地,车辆的耐久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路上还会遇到河流,好在基地原有几辆架桥车,再稍微改造几辆应该就够用了,一个先遣团五脏俱全,完全就是个缩小版的集团军,没办法,面对陌生的环境孤军深入,准备工作自然需要全面细致。
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大到粮食,油料,弹药,装备,小到油盐糖酱醋牙膏牙刷洗衣粉纯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