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对策(4 / 5)

军,恭贺杨廷麟荣任天津知府,反正怎么看心怎么来,一帮人热热闹闹一直喝到傍晚才散场,里面两个钦差大人虽然肚里有气,可外面都是皇帝倚重的大臣,谁也得罪不起,只能安心歇息,吴伟业还好,无非明天打马走人回去复命,苦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不上下不下的,到底是回去还是在这里监督,真是拿不定主意。

酒席一散,卢象升叫住了孙传庭,他们两个都是围剿流寇的主官,心理上更接近一些,卢象升也不多说,交给了孙传庭一份物资清单,上面是一千人的铠甲武器装备,几十车粮食,还有一千匹战马,都是缴获建奴的,本来打算运往山西大同的,可缴获太多运送麻烦,现在正好做个顺水人情送给缺衣少食的秦军,自己的天雄军估计回不去了,开拔天津,从皇上圣旨的意思来看,杨廷麟做天津知府,那就是明摆着天雄军将要驻扎天津,这些装备就显得多余,当然不会全送,早前就有关宁军将领前来出价收购,暗地里已经确定出售一大批缴获物资给关宁军,而送给秦军主要是考虑秦军穷,出不起价,不如好人做到底,前几天就已经和先遣团陈团长他们商量过了,经过了神兵同意的,神兵只要求留一千多马匹既可以,说是准备做一些马车,其他的它可以自己做主,这回天雄军是真的太阳高照,卢象升晋封伯爵,大量物资卖了个高价,可谓是盆满钵满,赚大发了。

孙传庭惊喜交加,现在前途有望,又是平辽伯雪中送炭,这次虽然没有打一仗,可收获比历次剿匪都好百倍,千恩万谢,心里记下了平辽伯一片真意,回去就写了份奏折,说京师之围已解,陕西流寇未毕功,秦军不能久留此地,望皇上恩准他带队回防云云,归心似箭,他比任何人都想早日回去,洪承畴那边得赶快定夺,以防夜长梦多,看关宁军去天津,要是让他们拔了头筹,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急,卢象升是铁定由神兵栽培,关宁军当然会占份子,听曹化淳说京营也想占个位置,那他和神兵达成的口头协议就得抓紧,这才是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杨嗣昌和高起潜也在准备,带来三千人马去往天津明显不够,立即下令驻防德州还在守株待兔的关宁军主力克日动身,目标天津,但明令只许到达天津外围,不得入驻,如今皇帝属意天雄军,他们就不能反客为主,只能分派一些人马去收复其他城池,多少也得捞点剩汤剩饭吃吃。

刘宇亮则是和两位钦差彻夜长谈,希望两位钦差和自己回去复命,既然建奴入寇之危已解,自己就得回朝面圣,此次大战自己虽然没有面对面建功,可卢象升两次大捷,多少都有他居中调停的些许功劳,神兵的事有新晋平辽伯在前面顶着,皇帝多少会给面子,大家估计都不会有事,吴伟业当即同意,只有骆养性拿不定主意,神兵都是听说,在场的就他一个没亲眼见过,这回去皇上要是问起,他真难以回答,所以他想跟着人数最多最保险的关宁军前往天津,先亲眼看一看神兵,再正好回京不迟,刘宇亮想了想,也好,反正都要从天津回京,那大家伙就一起上路吧,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了。

先遣团一路浩浩荡荡直插天津,路过衡水德州地界也没停留,他们清楚被建奴攻占的城池必然会是焦土,与其看着心烦,不如让后面的明军去捞点功劳,所以从临清到天津几乎是直线行军,一路上没有人烟,都被清军灭了当然没有什么人,前两天陈伟峰和汪大元孔丘他们还有些争论,汪大元孔丘认为要占就把整个天津都占了,陆文夫认为人手太少,地方太大,部队只能聚在一起,一旦分散容易被人各个击破,因此只能有选择性的找个地方,他是真怕几个狂热分子人心不足蛇吞象,就这么点人,圈的地太大的话,以后他工程队的工作量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天津有1.2万平方公里大,别说他们一千多人,就是几万人撒出去,那也是沙漠中的一滴水,不如找个力所能及的小地方先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