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只要不留下足够的粮草人口,让他们在一个区域里悠来晃去得不到补充,又感觉官军不敢战,还能生存,一段时间下来必然人困马乏,行踪暴露,此时就可以掉精锐之师一举剿灭。
髙师成知道他们一时难以理解,都是文官,读过兵书的少之又少,哪能理解军事战略战术?他们只会联想到养寇二字,果然一户部官员说“此非养寇尔?若是尾大不掉,占据多城,又将奈何?断不可为”崇祯本来经过刘宇亮一通解释,觉得可行,现在被这个文官一搅合,又开始犹豫了,而且好几个文官也附和,说这样有失大明颜面,堂堂正正官军必须打堂堂正正之仗,焉能如此藏头露尾畏缩不前?髙师成哈哈大笑,众人不明所以,问南洋伯为何发笑?髙师成也不客气道“一群文官奢谈军国大事,行军打仗非做锦绣文章,错了可以重来,兵者诡道也,从来就没有规律可循,从来都不是死记硬背就可的,自汉平匈奴,唐得天下,太祖成祖扫平六合八荒,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当年成祖用你等之策,十万对建文帝六十万大军,靖难焉能成?”高师成没好气,直接说出了这帮迂腐不知兵偏插手军事的无知,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十几个文官马上你一言我一语开始咬文嚼字,说靖难之役乃太祖在天之灵授意,天命所归,神兵卫侥幸打败建奴乃是仗着奇技淫巧,并非王者之师,朝廷军队就该体现朝廷的威严,以雷霆万钧之势一股荡平之,像这种畏首畏尾,闭关不出哪有半点经制王师的摸样,反使天下百姓以为朝廷畏惧流寇而。
总之这种温水煮田鸡之法绝不可行,刘宇亮看一群绯袍大员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反对神兵卫主张的,明知高师成说出来肯定有胜算,怕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敢回对,只是请皇帝定夺,崇祯也是如此,内心知道高师成肯定有备而来,可面对十几个高官反对,也开始犹豫起来,他内心有一定的侥幸,认为未必如神兵卫说的那么严重,或许朝廷大军真能剿灭流寇,尤其现在建奴那边威胁减少,朝廷应该有能力腾出手来彻底扑灭西北几十年的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