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方方面面(5 / 5)

而动,都来打探,税率十取一,不贵,先是十几个原来就来不及赶工的成衣铺搬了进来,接着染坊布匹商跟进,再接着米商盐商跟来,连古董商也来凑热闹,原因是这些神兵米面盐糖等不稀罕,可随便哪个朝代的锅碗瓢盆都抢着要,即使是大明司空见怪的瓷器等也是抢手货,所以好多古董商索性搬来这里坐地行商,一下子带动很多行业租去了大半门面,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比之京城零散店面热闹多了,甚至在油灯火把的照耀下,很多商户做起了夜市,这在大明是绝无仅有的,都是拜神兵地界法规严整,治安良好,没人敢作奸犯科所赐,惹得一众大明士绅感慨万千,都说中兴大明,太平盛世,现在除了这里,一切红红火火,日新月异,哪还能找到第二个地方啊,就连几个总爱挑刺找茬的老学究,也是心悦诚服,平日里看不惯他们一举一动,可他们做事如此规范,如此条理分明,公平公正,还真不是大明官府士绅能做到的,至少十几年内都做不到,问了好几个商户,对税收也好,治安管理也好,毫无意见,都认为是应该的,这和他们原先那种与民争利的概念完全颠倒,以至于有些官员开始对以前先入为主的说法开始怀疑了,比如史可法杨廷麟等人,这也是必然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现实对比才会有真知实学,而他们也都把所见所闻写在了奏折里,以供皇帝参考,皇帝则是把曹化淳高企潜等人的奏折和他们的一起来看,越看越觉得有道理,越觉得自己以前被蒙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