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认可,皇帝都在千方百计拖延决战时间,连西北边军都没动,一改以往的急躁,就证明皇帝内心是信任神兵卫的,那他们还急什么呢至于那些文官说三道四,就随他们说去吧,有这一千精锐前往,抵挡一阵不在话下,不够的话,这里还有几万呢,不说反击,光平推都不会输。
崇祯很快知道了神兵卫的主张,虽然感觉一千人是不是少了些,但这个姿态足以打消他的疑虑,尤其王承恩讲得,美洲伯只派一千人前去,那就说明在神兵卫看来,关宁锦完全守得住,不需要大动干戈,西北也好,辽东也好,只要保持原样一年半载,新军一成,关宁军也罢,西北秦军也罢,都不再是主力,只有万岁手中的新军才是大明定国安邦的中流砥柱,扫清流寇,收复东北不在话下,这可不是奴才说的,而是美洲伯澳洲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太子爷平辽伯他们切身体会出来的,这新军一旦装备齐全,一定是天下无敌,一年,也就一年时间,大明自然会在万岁爷手中兴旺发达,说不定连太祖成祖都比不上陛下尔,马屁拍得正是时候,皇帝总算是放下了烦恼,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瞎指挥,算是帮了穿越者一个忙。
一千城管都是以前明军老兵,只是适应不了新军的苛刻,被淘汰下来的,都是经过一段时间新军严苛训练的,比原来的战斗力加强了几个档次,三个连队,连长都是原明军得不到赏识的下级军官,在明朝官员看来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可忠诚度和勇猛度都是那些老爷兵不可比拟的,没有带军将领,仍然章法井然,整整齐齐,一身板甲,护腿加钢盔,手持改良燧发枪,腰别锋利马刀,人人战马,很远就能感觉到杀气扑面而来,祖大寿远远看见南面这一彪人马,还带着近百辆装满物资的马车,立即断定这是精锐中的精锐,近前看得更分明,没有一个面黄肌瘦的,个个精神饱满,膀大腰圆,马车上都是粮食和弹药,和自己手下家丁一比,不在一个档次,赶紧打开城门,出城相迎,哪知道到了近前才发现他们竟然没有带兵主将,而是三个从未听说什么连队,最大的军官才不入流的把总,连总旗小旗都没几个,这让见怪了品级官员的祖大寿很意外,不过他们的装备却是清一色精钢所制,看着后面一帮眼馋的军官,他有心想将这一千人打散,编入各部,然后分润粮食装备,哪知道迎进城来的这一千军队,竟然毫不识抬举,一口拒绝,说临来的时候美洲伯和曹公公吩咐过,他们这一千人同气连枝,绝不能分散,死也要死在一起,说得祖大寿脸色真是难看,吴三桂他们经常来信,澳洲伯的地位自然清楚,加上皇帝潜邸红人曹化淳,他还真的不敢过于明显下手,于是只能泱泱而退,吩咐给他们一个不起眼角落扎营,而众多副将游击什么的更是愤愤不平,凭什么这么不入流的小兵穿戴装备如此奢华还不是仗着皇帝偏袒神兵卫,小小的把总就敢顶撞总兵大人,走着瞧,有你们好看的。
天天在城外骚扰的清军很快知道明军来了援军,不过当听说只有一千左右马队的时候,打的旗号是从来没见过的,旗帜上写的是天津城管,不知道什么意思,阿达礼佟图赖不禁哈哈大笑,就这一千人的队伍算什么救援?给大清勇士塞牙缝都不够,看来明狗气数已尽,连像样的军队都派不出了,不然就是明狗被打怕了,没人敢来支援,拉些鸡毛阿狗充数的,于是传令下去,不用理会,加强探查就可以,一旦发现明狗大部来救援,立即回报,他们也好围点打援,老一套,这明狗就是不长记性,每次被分割包围,还每次都往上送人头,所以对于清军来说,明军来得越多越好,最好能把明军所剩的精锐全吸引过来才好,等义州城筑好,大清铁骑尽出,来个大一锅端,一战定乾坤。
义州城修筑照样,清军游骑骚扰继续,一千城管队的进驻,没引起多大波澜,也没引起清军兴趣,不过仅仅过了十几天就引起了明军骚动,原因是这帮吃饱了撑的,每天天不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