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乱战二(3 / 5)

,比如南北之京营,三十万实在太多,维持三五万足矣,此一项也可节省银钱不少”

陈之伟峰的话给大明皇帝和股肱打了一剂强心剂,蓟镇大败的阴影几乎烟消云散,崇祯心里现在一片雪亮,望着一干朝廷重臣,大明中兴的担子就全交给你们了,新军一成,那些尾大不掉的军阀就下决心裁撤,至于现在关宁锦一线,就先让他们在那折腾吧,只要身边这几十个干城在,锦州就是丢了也不怕,满朝文武众说风云,朕就只当过耳乱风,任其天花乱坠吧。

崇祯这边在皇庄逗留详细询问新军事宜,那边皇太极也在详细询问乌真超哈准备事宜,一年多各处收刮来的铁全部用来铸造火炮,包括打造火铳,如今已经打造出数千杆火铳,七十多门各式火炮,孔有德尚可喜他们知道皇太极并未满足,所以工匠们还在日夜劳作,争取多造些火炮出来,汉军旗人员也不断扩大。关宁锦蒙古人打灭蓟镇万人,很快传到了沈阳,这些消所透露出的信息说明,明军还是以前的明军,除了部分武器装备提高,并未有本质改变,拿着手里的战报,皇太极问范文程怎么看,范文程早有准备“九边明军只调动了蓟镇一镇,可见大明朝廷并不认为宁锦很危急,如今八万蒙古人到来,锦州一带我大清已有十数万大军,每日粮草消耗不在少数,若是旷日持久,恐不利于我大清,为今之计在于不断进逼,逼迫大明全军前来,也好各个击破,因此臣认为,可让睿亲王郑亲王乘我大军士气旺盛加紧骚扰,择机歼灭其冒进之军,还可派偏师威胁承德宁城等地,造成我大军欲再次入关之势,那崇祯小皇帝必然调各路边军勤王,到时首尾难顾,锦州自然唾手可得”皇太极沉思片刻,觉得范文程说的有道理,满蒙联军现在有十几万,士气正旺,四处出击,造成行将入关假象,逼得明朝精锐尽出,正好让他浑水摸鱼,只要将明军主力击败,锦州就成了孤城,早晚都可摘取,于是他下令,让多尔衮除了继续围困锦州外,派数万大军袭扰明军后方,佯攻宁城承德等地。

多尔衮经过蓟镇一战,多少看清了明军的虚实,也认为此时造势袭扰为上策,以前几十人几百人的小打小闹,可以改变为几千人上万人规模的进攻,他要看看明朝究竟会忍耐到什么程度,所以皇太极命令未到,就已经由多铎等人撒出去数路人马,进攻宁城等地,一时间整个东北乱成一锅粥,各地告警文书犹如雪片一样飞入京师,而宁锦一带更是雪上加霜,邱民仰作为辽东巡抚,天天要面对一大堆要求救援急报,朝廷斥责他对蓟镇见死不救,他真是有苦说不出,监军张若麒又要求他派兵出击,收复各处被占屯堡,明知出去有危险,但外围被满蒙联军肆虐,始终不是办法,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下令关宁锦防线酌情处置,遇到小股建奴,可以驱赶,尽量不使其得逞。

锦州三面被围,只留逃往宁远一条通道,后方蓟镇一战全墨,他很清楚建奴必然得寸进尺,除了加强锦州城防之外,他也在思考是否可以出其不意,给嚣张的建奴一个教训以提振士气,一连数天他都在紧密监视着建奴的一举一动,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吴克善蒙古部由于在宁远大捷,缴获无数,一下子全军开始骄纵,全然不把明军放在眼里,这天新归附的浩奇特部统领庄兔率领三千多蒙古鞑子深入宁远和锦州之间山神庙一带洗劫,被宁远守军探知,监军张若麒认为是个机会,可以由宁远和锦州守军前后夹击,来个肉夹馍,巡抚邱民仰思虑再三,觉得该给朝廷一个交代,否则自己这顶乌纱早晚保不住,于是征求代总兵祖大弼的意见,祖大弼也逼着一肚子气,觉得可以乘敌兵骄横防备不严,又远离建奴大营的有利条件下,来个突袭,邱民仰当下决定由祖大弼率五千关宁军南面直插山神庙,由祖大寿率三千关宁军截住蒙古鞑子东面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力求速战速决,给嚣张的蒙古鞑子痛击,多少报蓟镇大败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