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做到了副国级)
从武将来看,岳飞基本上都能搞定,比如韩世忠(暴脾气,基本没几个朋友),吴阶,自己下属更不用多说。除了烂人张俊(此人和韩世忠是儿女亲家,但后来却被秦桧收买诬陷韩世忠谋反)。
从宗亲看,对宋高宗有过救命之恩的大宗正和岳飞私交不错。
从内廷看,黄彦节与岳飞私交很好,岳飞送过重礼给他。
从这些来看,岳飞非但情商不低,还善于“钻营”。能与这么多人交好,除了岳飞的个人魅力外,还因为他特别能包容不同政见的人,求同存异,十分具有政治之魂。在于他能任劳任怨,中央给他军队掺沙子、塞人。岳飞都是来者不拒,而且知人善用。
五,岳飞不懂政治,是个迂腐不知变通的武将?
一个从农户一路逆袭至副国级(枢密副使),几乎已经站在武将顶点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教他玩政治。事实上从上面几点,我们也不难看出岳飞的政治智慧。
总结来说有三点,谨慎,低调,包容性。
1谨慎:岳飞太知道当时的政治的环境对于武将出生的自己有多么恶劣了,除了俯下身做狗,岳飞用尽一切办法获得政治资源,以支撑自己的北伐大业,否则他不可用不到十年就从小兵位至将相,在朝堂一片主和的声浪中,四次北伐,立下不世功勋。
岳飞对政治可以称得上谨小慎微了。从称钦宗为天眷,到私下单独上书立太子,就知道岳飞对待政治的时候十分小心谨慎。而且与大众印象大相径庭的是,岳飞从未在朝堂公开指责秦桧。绍兴八年,宋金第一次议和,除了宋高宗和秦桧党羽外,朝野一片哗然,纷纷上表反对。李纲、胡铨(公开要求处斩秦桧)、朱松(朱熹父亲)等一帮文臣指着鼻子骂的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狗血淋头。韩世忠一干武将干脆假冒土匪劫杀宋金使臣破坏议和,甚至赵构的心腹,一向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的杨沂中上表反对议和,而岳飞只是上表反对议和,以及一道以表北伐决心的贺表。
岳飞在这次事件中表面自己立场的同时,态度温和的不能再温和。还有在绍兴十一年,岳飞被罢兵权官至枢密副使(),赵构特意下旨让岳飞排名在参知政事(副宰相,相当于现在常务副总理)王次翁之上,但岳飞主动上书,让自己排名王次翁之下,除了这是岳飞性格低调使然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是因为王次翁是秦桧的心腹(政治上小心谨慎)。这些事以至于让秦桧还以为岳飞有向自己靠拢的苗头,于是在准备诬陷韩世忠谋反的时,明知道岳飞和韩世忠交好的情况下,还让岳飞和张俊一起巡视楚州(诬陷韩世忠重要的一环)。岳飞当然不愿意。但从中可见岳飞政治上谨慎,在达成自己政治目的的时候,尽量少数敌。奈何越到千古奇葩赵构,和无耻至极的秦桧。
2.低调:岳飞平了襄汉后,为了避嫌,立马辞去了制置使,让朝廷另派委派重臣。中兴四将的的张浚说的风格是“避宠荣”,不断推迟各路封赏。
3.包容性:岳飞是坚决的“主战派”但与身为“主和派”的赵鼎私交甚好(秦桧不是主和派,他是带路党),对于朝廷的方针从来都是以尊重为主,即使有意见,也是在主动征求时才有所表达。
可以说岳飞是南宋武将中政治觉悟最高的那一批人。绝非一些人说的政治觉悟低。
六,从宋金两国的国力对比上,岳飞北伐是不可靠完成的任务,所以北伐是穷兵黩武,得不偿失。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模式不一样,现代战争能挖进一个国家全部战争潜力,而古代能动员十分之一就很逆天了,这主要看施政者的政治水平,以及将领的军事才能。
否则以国力论的话,人口过亿的明朝怎么也不会被人口只有十几万的满洲人打的失国丧军。成吉思汗也不会用一个草原的实力,横扫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