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处置莫部 签订条约(3 / 3)

落必须每五年向大周王国派遣一百名军役人员及其家属,加入王国常备军和定居首都,军役人员服役期间,所有费用由王国承担。五年后,来去自愿。

条约六,……

桑里兰仔细地看完条约后,暗暗松了一口气。便毫无犹豫地在条约上签字画押,并印上了自己的指纹。

这样的条约她不签才傻——条约没有指定谁是酋长,她完全可以回去指定自己一个儿子或孙子作酋长。

这样,不但可以得到世袭贵族的头衔,还可以在部落里只手遮天,说一不二,比她当萨满长老捞好处容易得多。

看见桑里兰签完条约,张天昭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在讨论处置莫多托部时,不少人认为,要按草原的规矩,杀掉比马车轮高的男子,剩下的妇人和小男孩,分配到功臣之家,一劳永逸地解决莫多托部的问题。

只要张天昭反复强调,保存莫多托部,每年至少有7万两白银的收益。有人质在手,有军役人员和家属在手,莫多托部反不了天。

最终,张立典采用了张天昭的处置方法,毕竟这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回报时间最长的处置方法。

《条约》签完了,白纸黑字,有法律依据。莫多托部游牧的地方,便是大周的国土。谁侵犯莫多托部,大周出兵就名正言顺。

条约里面,授予土著首领们官职、工资,只管收实物税,不干涉部落内部具休事务等做法,全是他照搬后世罗刹人的做法。

在真实的历史上,罗刹人在征服鲜卑利亚的过程中,就是采取了这套的办法,把所到之处的土著首领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用后世的目光来看,这套办法是非常有效果,非常高明的。

最起码,它笼络了部落贵族,保证了他们的权益不受损坏,为他们剥削自己的同胞了法律保障。

从而大大加快了征服的步伐,为征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同时,又轻轻松松地拿到海量的实物税,增强了国家实力。

简直是完美到碉堡!

因为莫多托部没有割鹿茸、制鹿鞭的传统。条约签完后,张天昭又耐心地教桑里兰如何割鹿茸,如何制鹿鞭。虽然都是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作,可张天昭也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教会了她。

望着桑里兰离去的背影,张天昭舒服地伸了伸懒腰,觉得轻松无比。

现在,多年死仇莫多托部已经完全臣服。那么大周下一步,就该和多年的好邻居布加特左、右两部,好好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