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英东,何和礼,安费古扬和扈尔汉。
其中额亦都、费英东和安费古扬早已经死掉。剩下的何和礼、扈尔汉也年迈体弱,常年卧床,离死不远。
四贝勒皇太极很快来到勤政殿内。大冷天的,他虽急得满头大汗,可仍维持着参政贝勒爷的体面——先用衣袖拭去额头上的汗水,再整理好服饰,然后一丝不苟地下跪,向努尔哈赤磕了三个响头后说:“父汗急匆匆地宣儿臣进宫,不知是为什么事情?”
皇太极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今年只有三十一岁。长得面目和善,肥胖体弱,运动量稍大就会直冒冷汗,不停地喘息咳嗽。
但他办事却心狠手辣,十分果断。在后金高层中的人缘,是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最好的一个。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努尔哈赤指着扔在地上的奏章,咆哮如雷地说,“如此无父无君之言,你也敢说得出口,想谋反吗?”
皇太极听到“谋反”二字,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面无血色。
叔父舒尔哈齐,大哥褚英,不就是不明不白地沾上“谋反”二字,最后被幽禁至死的吗?
他可不想做这样的冤死鬼。
于是,他再也顾不上贝勒爷的体面,赶紧像狗似的爬过去,捡起地上的奏章一看,才明白自己是如何惹火了父汗的。
事情还得从是天命6年(1621年)3月21日说起。
那天,后金大军在努尔哈赤的亲自率领下,攻克了辽东重镇辽阳城。
辽阳城是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治所,其地位相当于后世的省会,是大明在辽东最大和最重要的城池,是大明统治辽东的立脚石。
当时的辽阳城,居住着超过十万汉族居民。商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府库里的兵甲钱粮,堆积如山。
努尔哈赤攻陷了辽阳城,就像老鼠掉入了米缸,九世的乞丐闯入了地主老财家的银库,稀罕得不得了。
他当即不顾贝勒大臣们的反对,于当年5月,硬生生地把都城从原始森林里的赫图阿拉,迁到了地处平原边沿的辽阳城。
后金把都城迁到辽阳城,正式标志着辽东大地的主人,由大明变成了后金。
也标志着后金由一个渔猎社会,逐渐发展到了农耕社会。
迁都后,努尔哈赤为了巩固对占领区的统治,后金在辽阳城内外,实施了圈地、占房、剃发、易服、杀儒和捕逃等六大法令。对十几万汉人实行高压统治,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
面对后金的残酷统治,辽阳城的汉人们,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或举行暴动,攻打后金的官衙,与敌人同归于尽。或成群,敲落单后金人的闷棍,再一刀毙之。或夜深人静之时,潜入后金人的家中,往水井、往食物里投毒……
汉人们如火山喷发般的反抗,使努尔哈赤无计可施,被逼于1622年,在辽阳城以东5里的太子河边,修建了东京城,作为后金军民的居城,实行汉人与女真人分城而居的政策。
这便是在真实历史上,满清入主中原后,凡有八旗兵驻扎的城池,必建“满城”的原因——防止汉民的阴招。
至此,辽阳城汉人们的反抗,才稍稍平息。后金对辽东的统治,才能够勉强推动。
不料从今年一月开始,努尔哈赤对汉人的高压统治,再次变本加厉。有数不清的汉人男子,因某些小错而被斩首示众,他们的家人被贬为奴隶。
辽东的汉人于是纷纷携家拖口逃往辽南。在路上被八旗兵拦截杀害的,不计其数……
辽东的大地上,再一次卷起腥风血雨……
皇太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奏章的。奏章中,他委婉地建议努尔哈赤要善待汉人,并指出对汉人残酷迫害的严重后果是“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