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张天恭在教堂内,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向人质们介绍叶尼塞学堂时。张天昭因人质问题而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创建叶尼塞学堂,把人质弄进去当学生,让他们在里面学习汉人的文字、文化。
使他们的身份由人质,变为学生。从而达到变相羁押的目的,这就是张天昭到目前为止,能想出的最好办法。
张天恭也因此遭了殃。虽然还是二连的长枪兵排长,可也不得不出卖“色相”,兼职成为叶尼赛学堂的首任校长。
学堂里学习的知识,先定为国语,地理,历史三门课程。几乎全部是张天昭在安国城里传授给近卫军的知识。
别的先不说,单单是《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等华夏儿童启蒙书籍,就够鲜卑利亚的土著们,学上一年两年的。
当然,学堂也不可能全天上文化课。下午是劳动课。夏天,南方的游牧民族会到附近放牧。张天昭打算向他们换些羊毛,开个小小的纺织厂试试。
总之,不能让人质们吃闲饭。
至于学堂的其他老师,张天昭让张天恭自己找去。他接下来要忙收割冬小麦,忙准备出征图鲁汉斯克。没时间管学堂那点小事。
看见张天恭已经上手,张天昭就果断地把他扔在教堂里与人质们互动。自己赶回督军府去,接见三个小部落的那颜。
三个小部落的那颜,来拜访张天昭的事情,是昨天下午定下的。
张天昭刚回到督军府,蒙力克就上来报告,说三个小部落的那颜,已经联袂而至,正在会客厅等待接见。
“三位那颜前来拜访在下,在下的督军府,蓬荜生辉呀!”
督军府的会客厅。
张天昭笑眯眯地走进去,向三位那颜抱拳作揖说:“作为联合进攻叶尼塞斯克城堡的报酬,我大周王国给你们的毛皮。不知道三位那颜拿到了没有?”
张天昭给他们的报酬,就是搬去填护城沟的一万五千张杂皮。外加每个部落一千张黑貂皮。
千万别指责张天昭对三个小部落不厚道,给他们全是些被火枪火炮打烂的破毛皮。
实际上,三个小部落把毛皮捆从护城沟中弄出来后,清理掉破损的毛皮,还有一万两千多张毛皮完好无损,足够他们每个小部落分四千张毛皮。
千万别以为四千张完好无损的毛皮很少,那可是意味着,要活捉四千只野兽,才能得到那么多的毛皮。
对他们这样的小部落来说,四千张好毛皮,他们就是爬冰卧雪干两三年,也未必能活捉到四千只野兽。
所以,三个那颜对张天昭给的报酬,非常满意。
特别是,那些被抬进战场救护站里的部落伤员们,听说几乎都救活了。再恢复一段时间,就可以伤愈出院。
三个那颜听说这件事,马上派人去查实,知道是真的。他们对大周的实力,也更加是崇拜到不得了,仰慕之心,油然而生。
他们今天联袂而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加入大周王国,成为张天昭手下的鹰犬走狗。
张天昭对他们自愿加入大周王国,是非常欢迎的。
并说,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从河东的原始森林里,搬到河西的叶尼塞斯克城堡来。
还允诺,把城堡附近的好地,大部分给他们耕种。还答应派人教会他们种植小麦,免除他们两年的实物税。
也许是异常高兴吧,张天昭还把汉人的姓氏,赐给了他们。
比如谢伊塔部,全部改姓谢。小那颜和兴,改名叫谢天。他的弟弟改名叫谢地。他们居住的村庄,叫谢家庄。
至于拉马根部。则全部改姓丁。
水密西部,全部改姓苏。
他们搬到叶尼塞斯克后,所居住的村庄,也被张天昭命名为丁家庄和苏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