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习惯呀,总觉得身边少了什么似的,你回来了,我也就心安啦。”
说完他拍了拍莫敬辞的手,便走向已经排好队列的乌兰乌德驻军。
见到张天昭健步走过来,驻军军官石成保就从行列中跨出来,向他敬军礼道:“报告伯爵大人,乌兰乌德驻军,非值班人员四十名士兵,已经列队完毕,请您训话。”
张天昭也向他还了军礼,就在他的引导下,来到队伍前,向驻军作了例行性的训话。
训话的内容其实是老生常谈,无非是要求士兵们提高警惕,保卫好城堡。
同时,要加强训练,时刻着准备上战场作战,为大周王国,为大周人民,再立新功等等。
这些训话,在别人的嘴中说出来,也许是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的。
可在张天昭的口中说出来,却是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让被训话的士兵们,人人斗志昂扬,印象深刻。
张天昭在城堡东门外向驻军训话的时候,几乎所有北上的家丁和工匠们,都围在旁边观看。
于是,他们平生第一次见到。
下官给上官行礼,是不用下跪磕头的。只要双腿并立,左手贴着左腿,同时,把右手掌心向下,斜斜地放在右脑门处,喊一声报告就可以啦?!
还有,四十个头身穿深灰色军大衣,脚蹬长皮靴的大周兵。他们手持火枪排队时,那股气势,为什么看起来,要比大明两三百人排的,还要有精神,更好看呢?
他们的眼中,为什么都是双眼放光的,好像对将来充满了希望!而不是像大明的边军们一样,当兵只是为了活着,他们眼神流露的,永远是对吃穿的渴望。
这些东西,对大周士兵来说,是极为平常的。可对北上的人们来说,特别是对那两百多名家丁来说,更是充满的新奇和诱惑力,
漂亮的军装,不用下跪磕头的行礼方式,让家丁们浮想联翩,如果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张天昭向驻军训话时,在城堡最高处的一个房间内,姜让和妻子黄氏,也通过窗户,远远的观察自己的亲外甥张天昭。
当姜让看到张天昭出现在视线中时,看到了他虽然只有九岁,可有大半个成年人的身高体形,还有圆乎乎的脸蛋。
他就忍不住对妻子笑着道:“不错,相貌堂堂,虽然还是个小孩子,可身高体形,跟寻常人差别不大,难怪我妹夫和妹妹,放心他出来办差。”
黄氏点点头,含笑不语。
等他们见到莫敬辞哭着向张天昭跪拜时,姜让也感慨地说道:“小小年纪,就深得人心,我这个外甥呀,手段还是有点的。”
接着,他们又看见张天昭对驻军训话。四十名驻军整齐划一的动作,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劲,都使姜让觉得,他们有天下强军的雏形,可有说不出其中的原因来。
不久,张天昭的训话结束,姜让见到他转身走入城堡。就对妻子说:“我们也准备一下吧,总不能在见外甥时,丢了我这个当舅舅的脸!”
“哟,那老爷想在自己的亲外甥面前,占个什么脸呢?”黄氏给姜让披上棉衣说,“都是一家人,何必论那么多呢?”
姜让扣着棉衣扣子,轻悠悠道:“你不懂,长辈就得有长辈的威严,小辈就得有小辈的孝顺。”
……
在莫敬辞的引导下,张天昭来到了城堡最高处的一个房间。
刚上完楼梯,张天昭就看见,房间的门是敞开的。
房间里,站着一个四十多岁,身材高大健壮,看上去武孔有力的中年汉子。
在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跟他差不多的,可看上去比较虚弱的中年女子。
这两个人,都穿着皮袍子加棉大衣,男的头上还戴着狗耳帽,极像古装电视里的地主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