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位故人,是从前借住在虞府的周氏令怀,和虞幼窈有青梅竹马之谊。
临行前,长安一通诛心之言:“谢氏爱女之深切,临终之前,曾寻了能工巧匠,为爱女打造了十五个长命锁,其中有一个锦鱼双鱼长命锁,一黄一红两条锦鱼,天生异象,是虞大小姐五岁生辰那时,其祖母亲自为其佩上。”
“第二年,四月初八沐佛节这日,虞大小姐随着祖母上宝宁寺,为其母添香油,祈福,悼念亡母,这条长命琐不慎损坏,虞老夫人觉得不吉利,长命琐所系的是,孙女儿的福祉,轻易不可损坏,虞老夫人唯恐,对孙女儿有损,将其放在佛堂之中日日诵经,压福。”
长安离开后,“宋明昭”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之所以认为虞兼葭是他幼时的救命恩人,是源于有一次,听到虞兼葭提及小时候沐佛节,陪祖母去宝宁寺上香,遇到贼人一事。
他心中起了怀疑,就去查了这事。
得知虞幼窈和虞兼葭那日一起去了宝宁寺,虞大小姐名声不大好,打小就嚣张跋扈,娇纵横蛮。
他自然不会认为救下他的人,会是这么一个声名狼藉的女子。
自然就开始关注虞兼葭。
因证据有限,“宋明昭”也没有就此认定,虞兼葭就是他的救命恩人,但接触多了,便也觉得虞三小姐聪慧知礼,难免高瞧了一眼,与她心生好感。
后来,虞大小姐在荣郡王府幽会三皇子,损了清誉。
虞老夫人为了保孙女儿的性命,就用祖母生前,和虞老夫人来往的信件,逼他承认与虞幼窈有婚约。
祖母打小就喜欢虞幼窈,她和虞老夫人对婚约一事达成了共识,在信件之事,确实提及过。
他没有办法否认。
否认就是不孝。
可私心里他并不想娶一个声名狼藉,失了清誉的女子。
对虞大小姐心怀了迁怒,越发地不喜。
没过多久,虞老夫人猝然长逝。
不久之后,最终让“宋明昭”确定,虞兼葭是救命恩人的是,一条破损的锦鱼长命锁。
虞兼葭亲手拿出了那条锦鱼长命锁,告诉他:“这是我幼时戴佩之物。”
上面缺了的一部分,正是他惯常戴在手上的长生结上的碎玉部分。
而且,就在他看到这条破损的锦鱼长命琐之后,他从虞府得了一个消息,虞大小姐并非虞宗正亲生,而是其母不守妇道,与人苟且,珠胎暗结。
而这个苟且之人,虞府没透露出任何消息。
他和虞大小姐有婚约在身,乍然得知此事,自然恼怒交加,他派人去泉州查了谢氏未出阁的事,就查到谢氏与虞二爷来往过密。
一切已经不言而喻了。
“宋明昭”是天之骄子,何等骄傲,却被逼娶这样一个声名狼藉,又身世不堪,肮脏至极的孽种为妻,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屈辱。
可祖母已逝,虞老夫人也去了。
这桩婚事是长辈之命,连退也没有办法退,否则镇国侯府并他,也会担上背信弃义,甚至是不孝的恶名。
婚后他对虞幼窈不假以辞色。
虞幼窈似是因这桩亲事,对他心怀愧疚,生了补偿的心思,对他颇为上心,时时做出讨好的举动。
次数多了,他也懒得再拒绝。
渐渐就发现,虞幼窈似乎并不像外面传言的那般骄纵横蛮,不堪至极。
那时“宋明昭”不并不明白,当一个人开始接受另一个的好时,在内心深处,已经变相地接受了这个人。
直到虞兼葭病情加重。
他对虞三小姐有些好感,也感激她幼时的救命之恩,想要还报恩情,因此遍寻天下名医,偶然寻到了一位谢神医……
再后来……
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