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冤的事了,郡主不光请人为公婆治病,还为他们一家安排活计,她已经很感激了。
虞幼窈也知道,张氏公开拦截她的车驾,就是为了替夫伸冤。
虽然这件事,被她连消带打,避重就轻蒙混过去,也没人敢提及,可也不是这等小恩小惠,就能真正糊弄的。
于是,她话锋一转,安抚道:“你先夫为国捐躯,乃为大义,你虽然再嫁,可抚养的却是烈士遗孤,二嫁的丈夫,多年来为幽军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做主请武穆王麾下的黄军师过来,届时你就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之黄军师,黄军师自然会为你做主。”
张氏一听这话,自是激动不已,扑通一声,跪倒在马车前,“咚咚咚”又是几个响头:“民妇谢郡主恩典……”
如此一来,这件事也算是处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老百姓们深感韶懿郡主圣善,仁厚,纷纷称讼。
而楼上的韩六公子,却颇有一种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的无力感。
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也没有任何错漏,可偏偏就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使了全力的力气,却是徒劳无功,好端端的一桩阳谋,生生变成了一场闹剧。
韶懿郡主如愿以偿地,插手了张氏告状一事。
可这个插手,却和他们想得不一样。
韶懿郡主是故意提了抚恤一事,抚恤一事牵涉了幽军,武穆王不可能坐视不理,一旦武穆王牵涉其中,士族反而陷入了被动局面。
这算不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帷幕重新放下,挡住了马车里影影绰绰的人影,马车“哒哒”地继续前行。
若不是走投无路,平头老百姓哪里敢拦截贵人车驾?
张氏的前夫死了没几年,倘若拿到了抚恤银,军中平常照拂一二,日子虽然苦一些,也不会走投无路。
北境苦寒,战士们的晌银和抚恤,都高于其他地区,按照入伍时间长短,所参与的战事,以及军功大小起算,少则八、十两,多则百来两。
只要不是坐吃山空,抚恤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形同于一笔巨款。
她听殷怀玺说过,军晌都是优先发放烈士军属的抚恤银,为此周厉王和王妃,不惜便卖家产,那么在周厉王活着时,就不存在长久拖欠抚恤银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