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谁来治谁(3 / 5)

,那是另外一回事,你已经是市场上极少数的拥有扛剧扛票房的能力的演员了,但是你像我无论是去安排喻楚和汪镜这种有了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还是安排黄子程和路中庭这样的纯新人,我都会陷入一种矛盾中,让他们去演数据好看的偶像剧,他们作为演员的名声会受影响,之后也难转型,容易被市场定性,让他们去演正一点的剧、严肃一点的剧,他们拿不到主要角色,能拿到的角色也未必有观众缘,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红起来,最最关键的是,现在这个市场太无序了,我找不到一条规律的、最优的道路,让他们去走。”

周云明白周览在说什么。

“我明白。”

她沉吟片刻,认真地说:“我们目前的市场不能说是混乱,只是本来市场就很大,掺和的人多,有名气、有话语权的人也多,不同的项目制作流程都能千差万别,再加上各方资本力量几进几出,跟国外的影视市场比,我们的更加复杂,至少,我们这个市场上有很大一批人曾经是从计划经济中过来的,他们的很多习惯、思路都跟现在的千差万别,影视作品的目标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前是要完成任务,现在是要盈利赚钱,又不是单纯的盈利赚钱,还要能有一点社会价值、意义,最好能够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太多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你也能看到,我们虽然不知道一部戏能不能大红,但是一般大红大爆的戏,它们受关注受欢迎的点都很纯粹,都很击中当下的主流情绪敏感点。”

“现在什么剧容易爆?生活剧是一类,对吧?还有,悬疑剧也是一类。另外,每年都有一部仙侠剧稳定大爆。”周云说,“其实,无论题材怎么变化,关键还是这个故事能不能勾起大家的情绪点,比如说我对爱情的向往,我对奇幻世界的向往,或者是真实生活里的故事和情绪,大家都关注的某个话题,等等。”

周云说:“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当不知道做判断的时候,就看哪个剧本最感动你,你就选哪个剧本演?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感动我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应该也能够感动其他人吧?当时我为什么想要演《幕后》?那么多人都说这个项目很有风险,临时写剧本,临时拍摄,大概率要垮,可当时薛琴的态度和情绪影响到我了,她让我相信她对这个故事的热情,同时,她讲的这个梗概也让我有共鸣,一个迫切想要成功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屡屡受挫、又屡屡抗争,最后终于得到自己心灵层面的释然,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我想这部电影的情绪点也能够得到很多年轻人的共鸣,因为我们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我们未必每个人都会成功,甚至很多人成功不了,但最后我们必然要获得自己的心灵层面的释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继续自己的人生。览姐,你擅于从制作班底和平台上去评估一个项目的成功率,但另一方面我觉得你也要相信不仅是我,还有喻楚也好、汪镜也好、路中庭和黄子程也好,他们作为演员对角色的判断,能够打动他们的角色,他们才能够真正投入进去,去感染观众,这是我的经验。”周览叹了口气,说:“如果她们有你这么能够平衡理性和感性就好了,他们看剧本,往往也会去思考这个角色演出来,观众会不会喜欢,是不是会被骂,不是每个人看剧本的眼光都跟你一样好。”

周云说:“我知道有的演员虽然演技好,但就是不会看剧本,但是我觉得你可以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要演的这个人物,他们要在这部戏里经历的故事,抛开角色和他们生活的经历,是他们想要去经历的吗?”

周览笑着摇头,说:“这真是没办法,有悟性的人说一两句就明白了,没悟性的人,我这么去问他,他也不懂我在为什么要这么问。”

周云只能叹气。

其实她也明白周览说这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