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第聂伯河上的枪炮声(5 / 6)

制,四门火炮一个连,三个连组成一个营,一个营十二门野战炮或山炮。

一个师属炮兵团辖有三个营,按照任务需求不同,配属野战炮营或山炮营不等,比如山地部队,一般配属一个野战炮营,两个山炮营,而平原地形部队,则是配属两个野战炮营和一个山炮营居多,还有海外复杂地形驻防的部队,则是干脆配属三个山炮营。

但是不管是山炮还是野战炮,他们都属于师属远程火力,其远程威慑力可不是七十毫米步兵炮这种有效射程才两千米左右的步兵炮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楚军高层,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师属炮兵的发展,步兵炮则是抱着也用,但是也谈不上多重视,要不然也不会在后续专门又弄了个迫击炮来加强连排步兵火力了。

然而这一次的东欧战役里,军方却是发现,随着补给线的进一步拉长,持续的深入内陆地区后,七十毫米野炮和山炮这两种师属炮兵火力的机动持续困难,作战效能持续降低。

而迫击炮这玩意,用于和土著作战的时候,属于是补给通畅的时候是神器,补给不顺的是垃圾。

平时还不觉得这玩意有啥毛病,毕竟射速非常,一分钟不到十几发炮弹打过去,堪称打土著神器。

但是当补给不通畅,迫击炮炮弹不够用的时候,这啥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六十毫米射程太近,只能打击千米内的目标,对于千米外的目标就只能抓瞎了。

更大的问题是精度太渣……这玩意白了就是个前装滑膛炮,只不过是炮弹结构比较特殊而已,其精度和七十毫米步兵炮比起来,那就是个渣渣中的渣渣。

如此也就导致了攻击目标的时候,六十毫米迫击炮往往需要好几发炮弹才能够打掉目标。

然而换成七十毫米步兵炮来,人家一炮就能把目标给干掉了……顺带还能打各种工事目标呢。

这炮弹的消耗对比差好几倍呢,而在运输补给的过程里,六十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和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其体积和重量,其实都差不多,不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的你,在后勤运输困难,运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伱是让后勤部门给你运六十毫米迫击炮炮弹还是运输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又或者是七十五毫米师属火炮的炮弹?

而楚军东欧地区的高级将领们,很现实的选择了给前线运输大量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弹……

如此也就导致了东欧战场上非常特殊的一幕:三十四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承担了战场上绝大部分的炮火支援任务。

师属火炮和迫击炮都得往后靠,至于更大口径的军属火炮,比如什么一百毫米野战加农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乃至一百五十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些东西……楚军干脆都没带着上前线,仅有的一个军属重炮营,现在才刚刚抵达察里津,而且也没计划继续往前部署……

继续往前,没办法河运,陆地运输连个成型的道路都没有,而且现在进入夏季东欧泥泞期,楚军疯了才会把这些重炮往前线拉……

哪怕地中海舰队进入黑海,往当地运去了大批第十八师急需的弹药补给后,依旧没能改变东欧地区战场上的火炮运用情况。

而这些情况陆续上报到本土金陵方面后,陆军方面的高层将领很从心的尊重了一线将领的意见,准备往东欧地区再调运一批七十毫米步兵炮过去。

同时下达了对步兵炮的改进研发招标计划。

陆军提出,他们需要更轻便,更准,更远,威力更大,还更便宜的营级步兵支援火炮。

同时陆军方面觉得迫击炮这玩意局限性比较大,为此需要在特定情况,尤其是在海外补给困难地区里指望不上这玩意的时候,必须还有一种代替武器。

七十毫米步兵排虽然不错,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