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意外的灌婴(3 / 3)

在步兵部队中,曹参,夏侯婴,周勃等汉王的沛县老乡,已经牢牢的占据了最主要的关键位置。

这些人对于汉王刘邦同样忠心耿耿,并不会比灌婴低多少,因此哪怕灌婴再怎么勇猛,都无法撼动他们的位置。

倒不如另辟蹊跷。

而韩信提出新组建的“郎中骑兵”,恰恰就是属于灌婴,一个最好的机会。

他腾身而起,对刘邦和韩信朗声叫道,“末将愿为大王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相比起李必和骆甲,对于自己出身关中秦人的顾忌,灌婴却觉得他们多此一举的同时,亦暗觉庆幸。

比起李必和骆甲两人来,灌婴虽然同样擅于骑射,不过对于如何指挥骑兵作战,却并不怎么精通。

但李必和骆甲两个人已经言明,他们愿意以副将的身份,跟随在郎中骑兵新主将的身旁,辅助新的主将掌控部队。

并且一心一意,心甘情愿地协助主将,进行接下来对西楚军一系列的作战。

这正是所谓的天降良机,灌婴并不愿意就此错过。

刘邦眨了眨眼。

从年龄上看,灌婴今年不足二十岁,比起他足足小了近三十岁,属于他的后辈。

放眼看去,在大部分和刘邦同龄人的脸孔当中,灌婴有十分明显的年龄优势。

另外一个则是韩信。

刘邦目光不自觉投向张良,刚好看到张良微不可查的点头,心中蓦然一动。

想起前段时间,张良劝说过自己,要立刘盈为王太子,以安刘乐心意的提议。

暗忖如果等到盈儿长大,自己的这一班老伙计们,恐怕早就已经所剩无几。

只有灌婴还能继续辅助盈儿,执掌朝政,稳定天下。

所以眼下放灌婴离开自己的身旁,让他独自掌控郎中骑兵,正好是对灌婴的历练。

刘邦心思电转间,朝灌婴示意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