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这孙悟空冷眼横目,手擎着如意金箍棒,要和乌巢禅师相互火并。
祂一语道破天机,乌巢禅师传授李玄奘长老《多心经》,本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又叫做《观世音心经》。
只是众人眼前这位乌巢禅师,既非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又非阿弥陀佛化身。
却籍口传授李玄奘长老《多心经》,既期望能够在西天取经这一大计中,谋取自身利益。
另外还对取经人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悟净满口的不屑。
在前次西游路上,唐三藏再三询问乌巢禅师西天路程端的,乌巢禅师曾这样描述,“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因此孙悟空十分不忿,举棒要落了乌巢禅师脸皮,不想这和尚却神通广大。
有着莲花万夺,祥雾千层护体,任凭孙悟空一身神力,有搅海翻江之能,也没有得逞。
只是此次终究已完全不同。
孙悟空陪同“诸天穿梭者”落入此界,神魂被“穿梭者”以移花接木神通,放入东海仙石,代替了此界猪脚。
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时间。
如此漫长岁月,足以让孙悟空不断成功分析此界法则,自身实力突飞猛进。
若说当年取经路上,孙悟空武艺,神通固然也十分惊人,但对于法则的拿捏,却并不怎么惊人。
因此面对乌巢禅师时,纵然也有一身可怕实力,却因信息不对称缘故,拿乌巢不下。
祂在那里嘿嘿冷笑,猪八戒却有心阻拦,不想师兄,还有乌巢禅师发生冲突。
乌巢禅师却被孙悟空揭破真相,脸皮涨红,一阵青来一阵白,不知应该如何收场。
这禅师本欲欺李玄奘长老虽佛法精湛,但只是凡夫俗子,并未习得全部佛经。
因此想要借着传授李长老《多心经》的际遇,能够分得西天取经大计几分功德。
却不意给孙悟空揭破脸皮。
因此哑然无语,李玄奘长老也是个通透的和尚,见这禅师模样,知道祂被孙悟空说中。
便停了话语,不敢再继续追问,此去西天取经路上,还有什么前程端的。
唯恐孙悟空再斤斤计较,说出什么对乌巢禅师不利言语,让禅师骑虎难下。
孙悟空哈哈大笑,忽沉吟道,“你虽然蓄意诓骗师父,本心其实并不怎么难堪。”
“只是我作为他徒弟,却不想看到师父蒙在鼓中,懵懂无知,反而一心要挂念着你好处。”
乌巢禅师听到这里,已经知道,今日之事,毕竟是因为自己有意设计,因此有些难了。
只是祂乃是佛陀化身,眼见孙悟空如此态度,心中也自有一股不忿生出。
便对孙悟空道,“如此说来,你这猴子又意欲何?”
孙悟空手中如意金箍棒,轻轻一舞,在虚空中划过一道裂痕,笑意吟吟道,“只需你接我一棒即可。”
乌巢禅师闻言眉头暗皱,心中仔细推算,却发现此事虽有小挫,却无什么大碍。
当下便对孙悟空点了点头,摇身化作一道金光,径自上了一边香桧树上乌巢而去。
孙悟空大喝一声,举起如意金箍棒,望上朝着乌巢禅师所化金光奋力猛击。
果然不等祂如意金箍棒近身,便见飞升直上金光,忽然生出莲花万朵,又有祥雾千层护体。
如意金箍棒击在莲花祥雾之上,犹如泥牛入海,一切力道皆消失无影无踪。
孙悟空虽早知这禅师能耐,见状也不由地暗叹一声,果然是佛法无边。
只祂心头却并不丧气。
这大圣在《水浒传》世界之中,已获得“斗战胜佛”果位,释道双修,修为大进。
又陪同“诸天穿梭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