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西游记 第四十六章:八戒满口胡言,悟空看破不说(3 / 3)

了宝象国中,听着猪八戒唾沫横飞模样,心里已有了主意。

祂一旁冷眼观看,心里定计,要让这呆子吃个苦头。

师徒几个汇合,这次换了孙悟空在前引路,只半天时间,就出了黑松林。

出了黑松林,上了大路后,遇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走了一程一程。

长亭短亭,不知不觉又走了二百九十九里,猛抬头便看到一座繁华城市。

只见那流水潺潺,阡陌连片,护城河后城郭高大,高阁殿宇,影影重重。

还有樵夫肩膀担柴火,渔夫腰间挂鱼篓,大街小巷行人多,两侧商贩叫客忙。

也有头顶上冠束带,盛仪容,乘五马的官员;持弓挟矢,拨云雾,贯双雕的将军。

花柳巷,管弦楼,春风吹掠闺怨春愁,放眼看去,竟然有几分大唐长安的景致。

李玄奘长老看这宝象国中繁华景象,不觉想起了中土大唐,脸上露出几分黯然伤神。

他骑着身下白龙马,收拾情怀,带着三个徒弟,一起入城后安歇馆驿中。

沐浴更衣,洗涤一身疲倦,休息了一晚上,次日便拿了文牒,步行至朝门外。

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

那宝象国国王正坐殿,听黄门奏事官上报道,“朝门外有个唐朝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

国王闻言吃了一惊,他也知唐朝大国威风,又听说来了个方上圣僧求见。

兴高采烈,即时准奏,宣李玄奘长老入宫觐见,要和文武百官观看上邦人物礼乐雍容。

李玄奘长老入殿后,宝象国两边文武多官,见到他风采,无不叹服道,“果然是大唐天朝人物。”

宝象国国王问起李玄奘长老道,“长老,你从中土大唐到我宝象国中,所为何事?”

李玄奘长老答道,“贫僧奉了大唐天子圣旨,前往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取经。”

“原领有文牒,到陛下国中,理合倒换。故此不识进退,惊动大王龙颜。”

宝象国国王便轻笑道,“长老既有唐天子文牒,取上来看,寡人自与你用印花押。”

李玄奘长老双手捧着文牒,展开放在御案上,静静等候宝象国国王预览。

不想那大殿中两边文武大臣里头,有一个看到李玄奘长老声音,心里暗自叫苦不迭。

这正是,“魔王自以得计,人算不如天算。”

不知大殿两边文武大臣里头,看到李玄奘长老的,究竟是何人,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