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东莱佛祖又生恐孙悟空不依不饶,执意非要打杀黄眉大王,生出变故来。
劈手夺过黄眉大王腰间的“人种袋”,只是一兜,就将黄眉大王装入“人种袋”里头。
弥勒佛祖把“人种袋”斜跨在腰间,又捞回狼牙棒,嘴里却低声斥骂道,“孽畜!金铙又偷那里去了?”
黄眉大王被弥勒佛祖装入袋中,方才成功解除,没有被孙悟空一棒打杀的危机。
听了弥勒佛祖询问,在“人种袋”内哼哼喷喷道,“金铙被孙悟空用金箍棒顶住。”
“如今也不知落向何方?”
好大圣,见黄眉大王祸水东引,扯到自己身上,急忙举起手里如意金箍棒。
便看到如意金箍棒的一端上,正有一个金光灿烂的金铙,在滴溜溜的打着圈转动不休。
弥勒佛祖便道,“悟空,还我金钵来……”
孙悟空将如意金箍棒轻轻一转,那金铙便打着转儿,飞向了弥勒佛祖。
弥勒佛祖伸出手指轻轻一点,嘴里念动真言,那飞速转动的金铙从虚空跌落,落在了弥勒佛祖手掌心中。
祂救下了黄眉大王,又收回了“人种袋”,还有金铙,就别了孙悟空,驾祥云径转极乐世界。
一路上黄眉大王向弥勒佛祖交代,碰到取经人经过,说起长乐公主之事。
还闷闷不乐道,“若非是那女童阻止,便是孙悟空神通广大,也奈何我不得。”
却被弥勒佛祖好生一顿斥责不提。
只说孙悟空回到山中,向师父李玄奘长老,还有长乐公主两个,说起弥勒佛祖事情。
李玄奘长老闻言,谢之不尽,顶礼了那佛祖,又谢过长乐公主出手救援。
公主坦然受礼,却同李玄奘长老道,“灵山已是不远,但愿你我能在灵山再会。”
言罢飘然驾云而去,李玄奘长老见状唏嘘不已。
自从离开长安后,三番四次碰到这公主,屡有出手相助,却又不施图报。
这一番恩情,实在沉重。
便是猪八戒和沙悟净,也对长乐公主“神龙见首不见尾”,高人风范,委实感觉惊奇。
师徒四个在“小雷音寺”中宽住了半日,喂饱了白龙马,收拾好行囊,至次早登程。
临行时,放上一把火,将那些珍楼,宝座,高阁,讲堂,俱尽烧为灰烬。
欣然上路后,行经有个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时,见了几处园林皆绿暗,一番风雨又黄昏。
到了处满山尽是柿果的山林,也有八百里长,却被左右百姓唤作“七绝山”。
你道何谓“七绝”?
原来古人有云,那柿树一益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枝叶肥大。
正因这“七绝”,便唤这满是稀柿衕的山林为“七绝山”。
“七绝山”地阔人稀,那深山亘古无人走到。
每年间熟烂柿子落在路上,将一条夹石胡同,尽皆填满;又被雨露雪霜,经霉过夏,作成一路污秽。
若是刮西风,便有一股秽气,恶臭味迎风飘扬,人人掩鼻,还要胜过淘东圊(即厕所)。
师徒四个夜里留宿在一户人家中,说起怪事,主人家却说起来,三年前出现一个妖怪。
只一阵风过后,牧放的牛马消失无踪,家养的猪羊不见踪迹,鸡鹅囫囵咽,男女夹活吞。
两年来又时常伤害不断,惹得地方上人心惶恐不安,凑了些银子请高人降妖。
先是请来一个山南的和尚,披领袈裟,先谈《孔雀》,后念《法华》,光头打的似个烂西瓜。
后来又请一个头戴金冠,身穿法衣的道士,敲令牌,施符水,也被妖怪淹死在山溪。
因为借宿时,孙悟空曾经和他们说起过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