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基本不会有不会演的。
话剧缩减篇幅后,主要侧重点在于情绪方面,其余的,到时自然能见分晓。
就着一杯茶,杨利民反复思考。
这次借调工作对他来说是个机会,不管是《映山红》还是《前夜》,都是一块实打实的敲门砖。
能不能进入门里,就看威力怎么样了。
因为倾注很多心血,自然比较在意。
第二天一早就火速赶到文工团,和李思协商一番,两人来到约定地点。
“这是名单,你看看吧。”
她递给一份名单,上面写了很多名字,包括年纪、性别、个人履历,做得很细致。
战友文工团体量大,人员多,如果单单靠他来做的话,不知道要弄到猴年马月。
还好有李思在,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对她而言就是一种先天的优势。
一开始没多少人看好一个外来小年轻,和一个内部小年轻的组合。
一眼看去,还是年轻。
恐怕毛都没长齐,办的事情又怎么可能牢靠。
所以面上不说,私下里都在传他们要扑。
谁知道人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仅效率第一,就连效果也是第一。
一场《映山红》的排练折服了很多人,直接影响到《前夜》在团里招演出人员时,来了很多人投。
团里也给足他们权限,只要是没什么大事儿,双方都觉得合适,人就随便挑。
眼下他们支了张小桌子,在一个房间内,像模像样的坐着,等待第一个人选。
没多久推门进来一位大哥,国字脸,影视剧常见的正派面貌,土黄色衣服,裤子一个色,穿一双解放鞋。
“怎么称呼?”
杨利民对照手里的文件,虽然已经知道,还是走个过场。
“我叫李建军。”
对方咧嘴一笑,露出一排不太整齐的牙齿,稍微的介绍了一下自己。
杨利民点点头,遂给了一个角色,按要求让他演了一段。
最后点点头,末尾写下两个字。
“待定。”
接着接代第二位、第三位......
小小的房间里面,慢慢的也变得忙碌起来,时间飞快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