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销量低迷?(2 / 2)

从预售数据一出来,就有无数自媒体开始叫着「破亿」,久而久之,苏白还真以为自己能破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然万,但苏白感觉自己没脸大肆宣传。

苏白不想宣传。

但媒体可不会放过这个热点,当苏白这张专辑正式发售的那一刻。

他们也和苏白一样,都在拼命刷新着页面。

一小时万销量,说好肯定是好的,但从价格、目前苏白展现出来的人气,预售时近两千一百万的销量上来看。

这个销量就没这么好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叫「小侃聊乐坛」率先发文:「苏白新专辑正式开售,一小时万不到,想靠低价来博取名声,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果网友没记错的话,这个「小侃聊乐坛」,在前几天还在吹嘘苏白,把苏白称为华语乐坛希望,华语乐坛之神,华语乐坛无冕之王,世界销量第一人。

但当苏白这张专辑破亿希望渺茫时,率先开始唱衰苏白。

这就是典型的,为了流量不顾一切。

很多娱乐新闻,或许你感觉很荒谬,甚至很蠢,又或者让你很愤怒,忍不住想发评论争辩两句。

这时候,自媒体的目的就达到了,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有流量,谁还会在乎别的?

除了「小侃聊乐坛」之外,还有不少媒体表示苏白是:「虚有其表,热度看上去很高,但专辑销量一出,就原形毕露了。」

明明万张销量,是当前华语乐坛最高销量,虽然从多方面来看,不算特别好,但在这些媒体的说辞下,搞的苏白过气了一样。

专辑正式发售,也代表着专辑里所有歌曲都发布了。

花了不到一小时,大部分听众就听完了整张专辑。

虽然对一曲两词有了心里准备,但当看到一整张专辑,基本全是这样的情况,不少观众还是有点失望的。

《富士山下》的国语版《爱情转移》,《十年》的粤语版《明年今日》,《给自己的歌》国语版《笑忘书》。

虽然曲都是一样,经过歌词的改动,韵味截然不同,观众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当然,还是有意外的,国语版《浮夸》就是这个意外。

对于国语版《浮夸》,大部分听众都感觉很别扭,有种强行填词的感觉,没有粤语版的那个味道。

整张专辑,差评最多的就是这首国语版的《浮夸》,苏白也早有预料。

《浮夸》这首歌,原创团队根本没想过要发布国语版本。

是林志炫一厢情愿,为了展示他对音乐态度的高风亮节,不落于世俗的高尚情操,买下版权请另外的人填的这首国语词。

结果搞得不伦不类。

粤语版词作者是黄伟文,国语版是楼南蔚,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国语版《浮夸》的词,在地球上也是饱受争议,大部分人都觉得很烂。

因为国语版的词,跟粤语版完全没有联系。

整张专辑所有歌曲全部听完,虽然有九首歌,但有六首都是一曲两词,还有一首是已经发布的歌曲,也就是说,能真正称得上新歌的,只。

但一想到一块钱的价格,也没人会挑刺。

一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纯新歌的《生如夏花》和《外面的世界》,受到的关注是最多的。

而且听众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两首歌按照顺序听下来,就像是一部人生史。

年轻的时候,自以为能「生如夏花之绚烂」,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就变成了「外面的世界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