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移动的,于是我偶然间经过江南小镇邂逅「惹了」你,并不是被动的等你了,而是主动的去认识你。
所以虽然同样都是用动词的「惹」,但其主动与被动性却迥然不同。
这个「惹」字,又正好和前面的「等」字前后呼应起来。
用词之妙,当下乐坛无人能出其右。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一曲终了,现场观众仿佛亲眼看到了青花瓷的美。
如痴如醉,久久不能释怀。
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
这二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
离恨永远是歌者永恒的主题。
但《青花瓷》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好马配好鞍,好词配好曲。
两两相加起来,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
或许大部分听众鉴赏能力没这么高,说不出那些文采斐然的话来形容,但一首歌的好坏,这还是能够清楚的。
当苏白唱完之后,台下观众激动的面红耳赤。
「明明我们有这么好的乐器,怎么就没什么人用了?」
「有些不要脸的,还说是我们不懂得欣赏,说我们喷的不该,要是能写出这种水平的歌,我们会喷你?」
「我真想让那些,往歌词里加几个成语,就自诩华国风的歌手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华国风!」
「回去我就把歌单里的华国风全删了,妈的,我以前竟然喜欢听这种玩意?」
除了这些群情激奋的观众之外,躲在一个隐秘角落看演出的慕枝,满眼全是骄傲。
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以后是要个男孩还是女孩了?还是两个都要,组成一个好字?
现在是不是该筹划婚礼了?
彩礼给苏白多少合适?
慕枝又陷入无止境的幻想中。
而透过电视看苏白演出的其余歌手,也纷纷陷入沉思之中。
尤其是以原创出名的第一明月和周生二人。
明明华国风能写的,都已经写完了,他们也都尝试过写华国风歌曲,但最终反响平平。
为什么苏白还能写的这么好?
到底是我们太菜,还是苏白太强?
短暂的思绪过后,他们想出了答案。
一定是苏白出了问题。
绝对不是他们太菜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