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ee组织(2 / 3)

这个人只有代号“金先生”,就像他一直称呼杨星为“红先生”一样。他是一名商业间谍,更是一个商业间谍组织的首脑。这个商业间谍组织叫“ee”(偷窥),几乎无人知晓,不过在各国情报机构黑名单上,它的名次一定很靠前。

杨星接触他实在很偶然,那还是在伍海军他们的国外考察团带回的一大堆技术资料上,他无意发现里面有不少文件印有一个奇怪的眼睛的图案,询问之下才知道这种资料都是来源于欧美的地下情报市场,而这些情报的掮客们对该组织的能力推崇备至。

杨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知道国外大企业都设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其作用有二:一是收集别人的情报,二是保护自己的情报不被窃取。而国内的企业往往没有这种情报机制,既无力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也有意识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

作为重生者的杨星可是很看重商业情报机构的职能的,他早早就在自己的企业内部以招募保安和研究员的名义成立了类似组织对核心机密保护和对外刺探商业机密。严格来说,星斗研究院的几次考察活动就可以算是他在对外情报收集方面的初次尝试。

不过现在他的企业内部虽然有沈长征等人帮助,已初步搭起了内部防范的保密架构,但对外情报收集能力还是很弱,也不能指望国家情报机构帮忙。所以他找了很多机会想跟“ee”组织直接联系,这样一个情报收集能力很强的组织对于他来太有诱惑了,想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没有自己专属的情报机构可不行。

但对“ee”组织这种地下活动商业间谍机构来说,能联系上它们就很不容易,总不能拿着企业黄页直接寻找它们的联系电话吧。它们出卖的可基本是大企业内部资料,想阻止他们的人,包括白道的各国情报机构,隐蔽的各方地下势力真是不计其数。所以“ee”组织很低调很难找,杨星多次接触都无功而返。

事情的转机还是发生在香港黑社会大哥——岑氏兄弟的主动投靠上,作为成为星光娱乐大股东的代价,杨星病急乱投医的问了他们是否听说过“ee”。没想到作为兴和社龙头大哥的岑国华表示知道和“ee”的联系方法,经他牵线搭桥并且做保才让杨星和这个隐秘的组织搭上了线。

应该说这是杨星到现在最有投资眼光的一笔买卖了,虽然“ee”组织每次资料的收费贵的让杨星肉痛,但东西的确值得付出,让星斗研究院的多研究缩短了大半的时间。

其中最关键的是杨星去年到中央有底气敲诈几亿美元的资料,其中不少出自“ee”之手,真是“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啊!”

既然发现“ee”组织的价值,杨星怎么会轻易放过,春节前他又扔出笔价值过亿的的订单,但随后“ee”组织一反常态没有接单,让杨星惶惶了很久,生怕是“ee”组织出事,失去了最好的合作伙伴。

总算三月初双方重新联系上,“ee”组织的首脑“金先生”回复最近组织有麻烦,恐怕无法完成订单。杨星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主动提出无条件帮忙,到让“金先生”很是困惑。

毕竟他习惯了西方商业社会里的冰冷规则,一时还不适应杨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东方商业观念。他提出回去考虑一下后再主动联系杨星,结果前两天他打来电话,同意接手杨星的订单,另外想跟杨星加深合作再谈一笔大生意,并主动提出在香港见面,杨星觉得对方可能态度松动,为了他将来更好的合作,他临时改变计划匆匆赶到了香港。

杨星同“金先生”的联系一直使用美国铱星卫星电话,这家99年濒临倒闭的卫星电话公司此时丝毫没有露出败象,由66颗卫星组成完全不依赖地面发射站的电话尽管通话价格昂贵,但它可是首次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彼此通话的手机。

直接通过卫星通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