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崩盘(2 / 3)

为国际合作的典范。而人们也意识到基因(DNA序列)的巨大价值。

因此整个90年代各种企图利用基因组图谱申请DNA专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少公司还借助这个概念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1998年5月11日,世界上最大的DNA测序仪生产商美国PE公司,以其刚研制成功的300台最新毛细管自动测序仪和3亿美元资金,成立了生物技术公司雄心勃勃的提出采用一种新DNA测序方法,用三年时间抢在,“人类基因组计划1”国际联合小组前面完成人类DNA的测序,如果成功就可以把抢注人类基因的专利,获取惊人利润。

这种做法明显挑战国际合作的,“人类基因组计戈1”

而且企图把人类自身拥有的基因序列申请专利更加挑战了公众认知的底线。报纸上刊登的就是美国克林顿总统和英国布莱尔首相将在周一联合宣布,为提高人类基因测序研究的效率生物技术公司有义务无条件公布它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允许公立研究机构〖自〗由使用这些成果。这意味着生物技术公司的美梦彻底破产,几亿美元投入打了水漂不说,还必须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消息传出,相关的生物科技企业的股价顿时一落千丈。

而纳斯达克市场早就成为皇帝的新衣,所缺的不过是那名儿童的揭发,作为纳指只要成分的生物科技企业的倒台一定会形成连锁反应,杨星已经能看到周一开市后会是怎样的惨景,他又拿起另一部保密电话道:,“钱一鸣吗,派对开始了。”

3月13日纳斯达克一开市,虽然研究基因测序的生物技术公司只占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类企业的一小部分,但依然导致整今生物板块跌跌不休。紧接着,感觉风头不对的华尔街为首投资者开始悄悄跟进,市场主力网络股也开始大跌,市场风向开始弥漫着失败的情绪。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按常理,生物科技和网络股虽然都被称为高科技股,实际上相关性很小,没理由同时上涨或下跌。

但股市上从不看原因,只看结果,3月13日至15日的生物科技股成了引发整个纳斯达克大崩盘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这三天股市连续暴跌100

点以上。

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不光是生物股有问题,风光一时的纳斯达克高科技企业一夜之间似乎都成了病号。星斗研究院和亚凰电视台还动作迅速成立了专题摄制组,每天专门驻守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楼下,向世界播发纳斯达克的最新跌势,白冰亲自主持,用流利的英语邀请不少股评人士对此发表评论,这档最早揭露纳斯达克危机的的节目迅速走出美国传遍世界,差点获得了那年普利策突发新闻大奖。

杨星这种落井下石的举动当然招致许多人的不满,一时间不少跟纳斯达克利益相关的人士奋起辩护,并就连杨星和华尔街签订的那张卖空纳指期货的合同内容都被翻了出来,指出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唱衰纳斯达克股市。但这顶多能在〖道〗德上谴责杨星,毕竟美国法律并不禁止做空纳指,他和是华尔街的大佬从去年就开始建仓,只能说明他和巴菲特一样慧眼独具,现在人家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而纳斯达克指数并不会因为指责杨星就能恢复,4月初,纳指已经从5000点一路滑落到4000点,比它从4000点升到5000点时还要快,这时候广大股民才意识到他们奉若圭臬的华尔街投资专家终于押错了宝,被千夫所指的杨星才是先知。

事实上,根据严格的统计学数据,华尔街投资专家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并不比一般的投资大众更高明,几乎从未做出过什么有价值的预测。有数据表明,根据几十年来的华尔街投资报告,由华尔街投资专家管理的投资组合,大部分时间的收益率都从未超过标准普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