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完成立“星冠”大奖的消息后,杨星又当众宣布了另一条好消息。那就是星云电子和ib暗地里持续多时的谈判刚刚结束,ib将会把旗下享誉盛名,但亏损严重的个人电脑业务全部出售给星云电子旗下巨星电脑公司,正式退出了这个自己一手创立出的市场,让世界it行业人士既震惊又感伤。
ib于1911年创办,早期从事数据打卡业务,随后通过技术创新带领人类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是it业公认的巨头。ib经营史就几乎等同于一部电脑发展的历史,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第一批电脑中,就有多台出自ib门下。
从最早的电子管计算机到半导体超级计算机,都无法或缺ib的身影,甚至连个人计算机……的概念也是ib于1981年提出的。让微软日后一飞冲天的pc操作系统——dos,正是比尔盖茨和ib合作的结晶,主要针对的就是ib的pc电脑。另外个人电脑主要部件——硬盘、内存等最早都是ib研发设计出的,ib的th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更成为商务人士器重的典范作品,可以说没有ib,就没有如今的精彩纷呈的it世界。
可ib这家百年老店最近也遇到了危机,90年代初。由于pc平民化趋势加快。电脑市场群雄并起,ib这头庞大的蓝色巨象(ib标志色为蓝色)遭遇了经营连续亏损,士气低迷的大危机。危急之时,ib高薪聘请了新总裁郭士纳,这位“外行人”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在半年内裁减了45万名员工,还做出最重大的调整,就是彻底改变ib的经营方式,从一家硬件公司向着软件咨询和服务方向做转变。
1995年以ib35亿美元收购莲花软件公司为标志,创下当时软件业最大单笔收购金额后,ib一发不可收拾。企业经营全面转向为大中型企业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大型机、各种软件和服务。而对旗下曾创造辉煌业绩的个人电脑业务越来越视同鸡肋,不时传出准备出售的风声。
&np全球伙伴计划找上门来的星云电子敏锐察觉到ib的意图,于是提出愿意接手ib奥运赞助商位置意向后。也表示想全盘接手ib个人电脑业务的意愿。从感情上讲,ib对放弃个人电脑业务很是不舍,毕竟pc中众多革命性发明都是诞生在ib的实验室里,是它的亲生儿子。但在理智上,ib却知道抛弃这个“儿子”势在必行。
如今it制造业已进入国际分工的超大规模生产阶段,成为普通电子消费产品的一员,哪家品牌性价比高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美国本土生产的个人电脑品牌由于人工成本高昂,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只有委托台湾、中国等地代工生产。但随着技术扩散,许多代工厂商已不满足于当个单纯的打工仔。纷纷创立起自己的品牌。中国、韩国、台湾等地新崛起的电脑品牌攻城略地,现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个人电脑公司里他们已占据了大半江山,而ib除了还有些品牌价值外,市场份额却急剧萎缩。
现任ib总裁彭明盛几乎完全继承了郭士纳的衣钵,对于pc业务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很不满意。他认为自己凭借数十年管理的经验,已为蓝色巨人找到了一个价值更大的市场,不仅为企业与it相关的服务,并进一步帮助企业改变商业流程,外包其核心业务以外功能部门就势在必行。
他和星云电子谈判过程中,对于中星集团宣扬的“星计算”、“物联网”和“智慧时代”(杨星汗。这其实还就剽窃ib几年后提出的“智慧地球”)等概念非常感兴趣,觉得这些让ib近一步贴近客户,为企业客户it咨询和服务的理念非常吻合,也对星云电子的能力刮目相看,觉得将个人电脑业务交给这样一家企业也算是给“儿子”找了一个好归宿。
于是双方各取所需。与杨星前世ib最终出售个人电脑业务给联想集团结局殊途同归的是ib的个人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