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心疼(1 / 2)

许是儿媳过于聪慧,当婆婆的太没有成就感了。刘氏教儿媳教得很起劲,自然逗也逗得很乐呵。

与此同时,见老儿媳很明显的不再像刚进门那会儿无时不拘着,形似被困在了一个框框里头。

如今可算放开了,也敢跟她两口子皮了。

有此变化,表明自己并未白费苦心,但刘氏也愈发的心疼周半夏了。

小小一个人遭到了厄运磨难,还撑起了一个家,让父母衣食无忧,供两个弟弟上学,是何等的艰难。

别看在高府那等权贵门第有当家老夫人偏宠,但多的是人认为当丫鬟护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以想象到这孩子是何等胆战心惊的怕招惹眼红,又是如何偷摸着学了一身立足之道,委实不易。

过了腊八,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刘氏给两个儿子儿媳准备了年礼,让他们挑了个吉日送去岳家。

到十四这一天,顾文轩便一早送了一车的年礼到岳家,待午时散学与大江小河返回时,周家更热闹了。

不止周大丫一家四口如约赶到,还多了两位姑奶奶,也就是周秀才的俩姐妹,周老八的两位嫡亲姐姐。

按礼法,她们两位不止是周秀才的嫡亲姐妹,也是周四顺(周长顺)嫡亲的姑母。

前日周四顺送去的年礼,今日这两位姑奶奶便相当隆重的与夫带上了长子长媳,亲自送回礼来了。

当然,除了回礼,还有一事顶顶重要,那便是周半夏出嫁已过三个月,周四顺可以修葺顾老八的坟茔了。

说是修葺坟茔,其实就是立碑。

长房有周秀才这个刚生下来就抱养长大的儿子在,自然不会让顾老八的坟茔荒废了,主要还是立碑刻字。

墓碑上刻什么字,很有讲究的,包括立碑当天仪式,这些就不得不在请清风道长出面之前知会两位姑奶奶。

正逢年底要祭祖拜先人,周四顺与周秀才打过招呼,前日给两位大姑二姑送去年礼时就提到了立碑一事。

待周秀才一家人到来,用了午膳,周秀才便带周四顺和大江,以及两位外孙去道馆拜访清风道长。

至于两位姑奶奶,包括周大丫和周半夏在内,她们是外嫁女,修葺坟茔,立碑刻字等事宜与她们无关了。

有,也是商量到时如何随礼。其余的人该干嘛干嘛去,连周秀才独子也不例外的被赶去学堂授课。

周大姑奶奶王周氏年纪比周秀才还大,老俩口已经轻易不出门。这趟亲自来侄子家,也是因为住的近。

周家往西走的第一个村子王北村,就是王周氏夫家所在的村子,顾老三和顾三郎叔侄俩的岳家也是这个村的。

真要算起来,顾老三媳妇王氏还是周大姑父的侄女,即便是顾三郎媳妇,也是周大姑父未出五服的侄孙女。

周半夏就时常被这些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给整得相当头疼,随随便便挑出一个人不是这家亲戚就是那家亲戚的。

她之前即使有老多弟弟妹妹了,顾文轩虽是孤儿,堂兄弟也不少的,但也没这么多几乎全是绕着邻村找的对象。

但如此好像也不是没有好处,据说前不久那一晚大郎媳妇骂三郎媳妇就不敢骂老王家,就逮着她姥家骂。

只有自己两姐妹待着了,周半夏可没有什么家丑不可外扬,听得周大丫连道夭寿哟,三郎媳妇她姥家太难了。

那后来呢,长辈没罚他们胡闹?

“肯定有的,就是不痛不痒的让大郎媳妇回娘家待几天,到了第四天晚上她长兄长嫂陪她回来了。

她长嫂还给三郎媳妇带了红糖鸡蛋,说是道喜,其实就是赔礼,三郎媳妇还能咋整,只能吃了个闷亏呗。”

周大丫乐得够呛,“面子里子都丢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