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一起出工盖起来的。
还有教书先生马恭回,他的束修是赵小山拿,但他的伙食和日常起居都是村里人轮流来伺候的。
每家若是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就轮流来给马恭回做饭。
外村人什么都没做,凭什么来分享他们的果实。
“那是一定的,我开的不是善堂,如若他们想来念书倒也可以,但要正常交束修,马先生,我不太了解学堂的束修,你觉得交多少合适?”
马恭回想了想,犹豫着开口道:“一年一两?”
“如若他们家里条件富足,大可去镇里的学堂,问到这来也是想着能省一点。我们毕竟是村学,不可能什么都比肩镇里的学堂,一年一两的束修我觉得可以了,至于别的,还是赵先生你决定吧。”
马恭回说的在理,幸得这几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能吃饱肚子了,可谁家又有多余的钱供孩子读书?
如若条件允许,早去镇里学堂了,何必拜托丁贤问到这来。
唉,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就当他积德行善做好事了。
“都是乐平镇的,除了一年交一两银子的束修外,其他的都和本村孩子一样吧,束修的钱就用作学堂桌椅板凳的维护或者其他开支,马先生你看着办就行,反正也是你教。”
继续阅读!
马恭回连忙惶恐道:“别别别,我只负责教书,其他的一概不管。”
赵小山见他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摇摇头道:“行,到时候交给我,我管!”
程理举起一只手放在胸前,学着和尚的样子,打趣道:“善哉善哉,赵先生大善。”
马恭回松了一口气,也跟着附和:“善哉善哉,赵先生大义。”
正事都说完了,程理和马恭回还是屁股坐的沉沉,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
赵小山疑惑的问道:“程大哥还有啥事么?”
程理看了看马恭回,问道:“山子,听闻你这次挨揍是因为你种出了一株高产作物?”
赵小山点点头,这事早晚会传播出去,他没有再隐藏的必要。
程理得到肯定答案,急忙问道:“真的?叫什么名字?到底多高产?”
赵小山将玉米的情况大体说了一下,当程理听到单株产量竟然有五六百粒之多时,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山子,我程理也算和你相识于微末了, 我有个请求你一定要答应我,如若这批玉米成熟了,你可否也能给我几百粒种子?”
“你去过我家,也看到我们村的情况了,是真的很穷。那里的地特别薄,种什么都不成。这次我来你家教书,我娘是不想跟过来的,可家里实在没什么盼头,辛辛苦苦种一年地,连肚子都吃不饱,如若能栽种这玉米,我,我程理便给你立生祠……”说着,程理就要跪下。
赵小山让他“立生祠”这三个字吓的一哆嗦,也顾不得屁股痛了,连忙爬起来将他半弯的膝盖扶起来,“程大哥,你我的关系何必见外,你放心,如若这次的玉米真成了,我一定掰下来两棒送给你做种子。”
程理得了赵小山的答复,抿了抿眼角的泪,激动的连连点头。
赵小山见一旁马恭回欲言又止的样子,同样豪爽的答应下来,喜的马恭回连连作揖不止。
将两人送走后,赵小山腰一软刚要躺下来继续躺平,就听东厢那边闹闹吵吵的,脚步声吵嚷声,间或夹杂着一两声赵大壮的吼声。
赵小山心里一咯噔,心道这是小刘氏发作了。
他是小叔子,这种场合不适合出面,要避嫌。
但听着外面的声音,他又怕有点啥意外,连忙站起来趴门缝朝外看。
只见东厢的大门大开,里面不时传出来小刘氏压抑的闷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