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孔家(1 / 2)

老爷子带他们到了军区大院,进门还要整车检查才放行,里面绿树掩映,一幢幢的两层小楼隐没这其间,路上只有虫鸣鸟叫,行人稀少。

车子行驶了一会就到了一栋房子跟前,老爷子率先下了车,小舟和江知聿马上跟上,上前扶着他,敲响了门。

一会一位大婶来开了门,看到老爷子,就热情的开口,说:

“钱老,您总算来了,老首长睡完午觉起来就一直在等着了。”

“是嘛,难得他等我,以前可都是我等他的。”老爷子一边往里走一边说。

“哪里都是你等我,让你等了两回你是忘不了了,每回都要念叨。”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屋子里传出来。

这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笑着走出来,对着老爷子说:

“老钱,你可别理他,这两天他闲的很,就喜欢跟人抬杠斗嘴。”

“还有这份心,看来没有烦心事了,挺好。”师父带着俩人跟着老太太进屋了。

这是很正统的大客厅,跟老爷子那边也差不多,就是大小问题,还有就是这个大客厅还连接着几个房间,有一个是厨房,就看到刚才开门的大婶拿着一篮子菜进去了,还有一间应该是书房,因为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副字“挥剑催敌”,那笔力苍劲有力,气势雄浑,笔锋锐利。

小舟在老太太的引导下坐了下来,之后听两位老人对她和江知聿夸赞了一番。

小舟之前听江知聿介绍,这位老将军姓孔,是开国的大将,老爷子曾经在上海救过他,所以有了来往。

孔首长因为年轻的时候受过重伤,所以早早就隐退了。现在子承父业,地位也不低了。

老爷子坐了一会就给孔首长把脉,说到:

”看来最近让你舒心的事情不少啊,肝火没那么大了,脉象也平和了很多。”

“哈哈哈,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孔首长笑呵呵的说:

“上面说我儿子年前要调回京城了,几个孩子也会跟着回来,我们一家啊,总算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了。”

”那是该高兴,恭喜你了啊,老家伙,有了儿孙你就不能经常发火了啊,会吓到小重孙。”

“我是随便发火的人嘛?”孔首长傲娇的白了一眼老爷子,说道:“有了小重孙我就万事不管了,我这不是没事做才会惹那么一身的事。”

“我们啊,还是只要管好对自己重要的人,为别的事不值得。”

老爷子带着小舟和江知聿在孔首长家吃了晚饭才回去。

路上江知聿问老爷子,孔首长碰到什么事了。

老爷子说,那位孔首长感念家乡的弟弟在他入伍参军的时候独自承担了照顾父母的责任,所以建国后,在京城站住了脚就把他们全家都接了过来。

这份感念,让老爷子对弟弟一家很是宽容,帮他们安排工作,安排住房,可惜啊,那个弟弟是个耙耳朵,在家里做不了主,来了京城,那位弟妹更是仗着孔首长的势,这单位里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还不时的从单位的仓库偷拿一些东西回去。

这些别人跟孔首长报告后,孔首长在后面自己掏钱把账给平了。

这些都是小事,最让他头痛的是当初他们来京城,孔首长给他们找了一处院子。

那院子原主人是一位学者,他因为跟家里的儿孙同住,所以这处小四合院就拿出来出租的,因为也不会搬回来,所以当初说好的,租十几年是没问题的。

后来他弟弟家也确实一直住在那,住了十来年,六九年,那位老学者被人举报家中藏有违法东西,是在他弟弟住的这个房子的地窖里找到的。

里面确实有很多旧书旧报纸和一些没用的信件,所以里面夹杂的那时认为反动的书籍也自然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