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汗血宝马(2 / 4)

自己到底写过哪些诗词,他自己都会蒙。毕竟太多了,而且他经常不过是摘录几句而已。

“你看这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还有这句: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

……

李逵的眼珠子有点直,好在都是半阙,对外说起来还能用偶得来搪塞。真要是都写出来,估计师祖的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了。对了,现在苏轼还没死,活得好好的,听说要当爹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苏轼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最出彩的还是他的诗词。

可即便是苏轼,他比辛弃疾强,比陆游强,比李清照强……可他能强过这些文坛巨星的联手吗?

李逵可被吓得不轻,照着这个路子下去,李逵可能在苏轼活着的时候,抢了苏轼的名头。然后老头郁郁而终……他却大德了。

见李逵发愣,耶律保机却表现出对这些气势不俗的诗词表现出些许嫌弃之色。转而指着纸上的一句小字道:“金戈铁马自然是英雄之气,但小王认为这句是李探花写的最情深意切的词句——‘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李逵沉默了,这句词是出自大名鼎鼎的辛弃疾,当然全词气势磅礴,附和辛弃疾这位爱国诗人的风格,立意,情怀,志向高远,却又壮志未酬的遗憾。

但如果单独拿出这两句出来,这就古怪了。

似乎是色胚子,在秦淮河这等好去处的经验之谈。

曾经有个姐儿,悔不珍惜,等到他幡然醒悟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过往云烟,再也回不到之前的欢情。这是在傍晚的水岸边上,看着红澄澄的画舫灯笼,心中怀念过去的老情人的臭不要脸。听着就不像是正经的句子。

当然,辛弃疾是绝对没错的,他写这些是要为了描述当初中原的繁华,与南宋时期的萧索做对比,立意高远。

但耶律保机这个下流胚子,显然是会错意了。

要是李逵将全词都默了出来,自然不会有这误会。可问题是,他也就单单写了这么一句,这就尴尬了,按照李逵的一贯作风,他瞅了一眼耶律保机那出来的‘证据’,却一笑道:“这不是我写的。”

“李兄弟,你怎么可以……这等佳作,如何能埋没?”耶律保机顿时急了,拉着李逵的衣袂求证道:“你看看这字,是否是你的笔迹;你看看这词曲,我可找人问过了,根本就没人写过,必然是你的佳作。当然了,你有顾虑自然是有原因的,大宋就这点不好,做了文官就不能去教坊了,就算是能去也是偷偷的去。”

“但李兄弟,你不愿为此诗扬名,小王愿意啊!卖给我,小王高价收。小王在教坊看中了个姐儿,可没好词见不了人,见了李兄弟的才学,小王豁然开朗,只要兄弟出马,必然手到擒来。就算是用宝马换,小王也决无怨言。”

李逵看着诚意满满的耶律保机,他突然有点不忍伤人,可问题是李逵对蒙古马没有好感。

不是说对蒙古马有偏见,而是辽国盛产蒙古马,而蒙古马普遍要比河曲马矮小很多,可李逵还是个高个子,骑马自然要骑大马。他要是骑着匹蒙古马出门,就像是骑头驴赶集似的,有点滑稽。

李逵撇嘴道:“可辽国的马太矮了。”

“偏见,绝对是偏见。”小王爷耶律保机为自家的马叫屈道:“李大人,草原马任劳任怨,绝对是骑兵的利器。当然,小王封地虽地寡人稀,但也不能用寻常的马来糊弄朋友。小王这匹宝马来自大辽的属国黑汗。就是你们所说的汗血宝马……”

李逵也不知道黑汉国在哪里,只是辽国的疆域实在太大,甚至不少辽国官员都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