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刘文公根基深、地位高,无法扳倒,便指名道姓要周敬王,惩治苌弘。苌弘是辅立自己的功臣,一向忠心不二,而周敬王不肯惩处他。晋国正卿赵鞅便派大夫叔向,用阴谋诡计离间周敬王和苌弘的君臣关系。他故意频繁地同苌弘接触,有时密谈到深夜才告辞,试图引起周敬王和刘文公的怀疑。最后,叔向去晋见周敬王时煞有介事地说:“大王,我们晋国已经查明,范氏、中行氏之乱与苌弘无关,你不必再查究苌弘。我也便告辞回国去复命。”叔向临走时,故作匆忙状,不慎把袖中一封伪造的信件,遗落在殿阶上。内侍把信捡起来交给周敬王。周敬王打开一看,竟是苌弘写给叔向的密信。信曰:“请转告晋君,尽速发兵攻打周国,我将迫使敬王废黜刘氏,以作内应”云云。周敬王把信传给刘文公。刘看了大怒,不辨真假,不由分说,立即要周敬王搜捕苌弘,诛灭其九族。周敬王念其辅佐之功,不忍加害,但最终还是把苌弘,放逐到千里之外的蛮荒蜀地。苌弘有口难辩,悲愤交加,没想到自己对周王室一片忠心,到头来却因一封假信,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他到蜀地后,郁郁寡欢。不久便剖腹开膛自杀了。苌弘的冤死,引起了当地吏民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用玉匣子盛起,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后人遂用“苌弘化碧、血化碧、三年化碧”等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亦写青绿的颜色。
“苌弘真是冤枉。”听完徐有贞故事,孙太后不清楚徐有贞典故用意笑地说。
“要和长弘般,小的今后,誓死效忠皇朝。”徐有贞眨着小眼,发誓般地说。
“哀家谢谢,你的誓言!”成语出处《庄子?外物》中:‘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孙太后想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