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章 感觉(2 / 5)

另一个人呢,毕其全力以求名气,使他有朝一日死后被人们回忆,但他居然不相信灵魂永存说,不知道唯有这种永存才可能让他知晓自己身后的盛名。

然而一个故事如果只是充斥着让人绝望的黑暗,而没有任何正面的力量为读者带来阅读的一丝愉悦,那么读者仍然是难以将这种阅读当成一次全面而丰富的经历的。

距今已两个多世纪之前的作家深刻地懂得要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平等地安插进残酷的现实,因为现实本就如此,善良和邪恶相互依存。

为了与它抗衡,仅靠个人主义已属杯水车薪了,所以他才抱有如此深刻的虚无主义。 他那像巨大滚筒般夸张的、机械的、而且是千篇一律的虚无主义,他那关于世界破灭的空想,人与物无一例外地被辗得粉碎的漆黑滚筒似的空想……这些也许是他为了保持与社会的平衡所必需的条件和最后的抗争手段吧。

他独自一人意识到并代表了这种思想,所以仅从这一点来看,杉本也有足够的资格被称作‘最有才能的公司职员’。 ”

所作为。 而在其他人中间,几乎没有一个人由于自己在战时砌大胆立场而指望在战后的法国议会里和公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因为所有那些激进的小组都把他看作是一个真正有作为、有勇气的人,一个天生的领导人。

但实际证明,吉尔波根本不是一个具备领导素质的人,而且象许多战时作家和革命政治家一样,仅仅是一个来去匆匆的时代的产儿,而且,凡是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的人物,在经过突然的升迁之后,最终还是要垮台的。

吉尔波,这个不可救药的论战者,在俄国也象在他当年的巴黎一样,惹是生非,争吵不休,虚掷了自己的才干,终于渐渐地也和那些曾经尊敬过他的勇气的人闹翻,其中首先是列宁,然后是巴比塞和罗曼罗兰,最后是我们大家。

处境,他父亲占领了许多曾被野蛮人蹂向神祈求最佳状态。 我以同样的方式向你们提建议,就像狄翁和我曾经向狄奥尼修提建议一样。 首先,我们要他过一种有助于养成自律品格的生活,使他能够赢得忠实的朋友和同伴。 这样,他就能避免他父亲的的西西里大城市以后,无法使那些地方安定下来,建立起由他的朋友组成的值得信赖的政府。

因为在这样的事情上,他既不能相信那些与他无关联的人,无论他们是什么出身,甚至也不能相信他亲自抚养长大的幼弟,尽原句:“不是,并不是,我指的是后代,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后人将会怎么看待我们呢?

“这是有可能同时发生的,”亚拉冈说:“因为只有后人才会将我们的历史化为传说。你觉得应该脚踏实地吗?这块土地将来也会变成人们的传奇的!”

凡是我们不知道其中的联系的因果关系,以及我们对之没有一点概念的善恶和我们从来没有感觉过的需要,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是引不起我们研究它们的兴趣的。 我们在十五岁的时候对贤明的人的幸福的看法,和三十岁的时候对天国的光荣的看法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人想象不出这两种东西是什么样子,他就不会尽力去争取;再说,即使是能够想象,但如果他没有得到它们的愿望,如果他不觉得它们是适合于他的,则他是更加不愿意去争取的。

它们全都是时间的部分,过去和将来也是时间的生成形式,而我们不经意地将它们错误地用于永恒的存在,因为我们说“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等等,实际上只有说“现在是”才是恰当的,而“过去是”和“将来是”只能用来谈论有时间的生成变化,因为“过去是”和“将来是”都表示运动,而不动的永恒自持者不宜随时间变老或变少。

也不能说它过去曾经怎样、现在变成怎样、以后将会怎样,并且总的说来它们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