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民政那一块的,有几个海归和民间商户认为不应该打击经营者,商人逐利,天经地义,不能把责任推在商人身上,所有的责任都在于明朝腐败,若不是朝廷虚弱,民不聊生,这些商人怎么会背叛民族说到底都是为了生存,不应该把民族资本扼杀在摇篮里。
基地内所有的决策信息基本半透明的,没有多少秘密,不是因为保密意识不强,而是现代人和古代人基本属于隔离状态,普通老百姓虽然对大明充满了好奇,但更多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双方差着四百年的认知,距离不是一般的远,没人愿意离开基地小康生活去冒险,所以每个政策的出之台不需要多少保密,没有人会把基地的秘密说给一窍不通的古代人,即使不小心讲了,完全也是鸡同鸭讲,除非是基地故意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因此每一阶段的目标,现代人都有权讨论,或意见,就像这次对八大家开刀,本来是要等到新兵练成作为小目标实行,现在忽然提前了,自然会引起讨论,这些民间人士说的也有道理,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错的地方,总不能把摇摇欲坠政府的错全归罪给民间商户吧,但这些意见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拥护临管会的每一个决定,相信临管会的每一个决定一定有他深层的意义,这是几十年来老百姓对政府无条件信赖使然,这次对八大家动手的确有更深层的原因,主要是基地和天津的建设资金不足,现代商品固然畅销,库存各项物资充足,但总有消耗完的一天,而且需要为更大的美洲开发澳洲开发巨量物资,不能把这些库存全消耗在这里,所以就地取材,打一些土豪支持两地建设就成为了必然,也是最快的途径,临管会正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原因,才觉得必须动手,提前动手,那些资金物资在古人和游牧民族手里只会起反作用,只有掌握在现代人手里才会物有所值。
高师成和曹化淳已经开始巡狩边关,六千多人马,几辆现代军车,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路上慢慢腾腾,曹化淳早想清楚了,一切都有神兵主持,自己只是个挡箭牌,内心知道只要交好神兵,听神兵的,到时自然有好处,自己以后才有前途,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别的本事没有,揣摩皇帝心思态度的本事谁都比不上,皇帝虽然有些小性子,但大事面前还是分得清的,开始迟迟不肯下旨围攻神兵卫就清楚皇帝在惧怕,后来双方相安无事还得了破天荒的特权,就说明皇帝抓住了救命稻草在掏心掏肺,不用问都知道,皇帝现在对神兵卫是一百个放心一百个信任,估计朝廷再多再大的反对声音皇帝都会当没听见,自小伺候主子,崇祯的那点脾性早一清二楚,况且即使万一皇帝翻脸,放眼望去大明也没有可以击败神兵卫的人马,自己在这里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当然自己作为需要依靠神兵支持的人来说,已经算捷足先登,看神兵首领容忍他的态度就知道了,比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大明显贵聪明多了,只要手不伸,老实按神兵吩咐去做,那自己就不会被淘汰,说不定以后还有大显身手的一天,到那一天才是风光显赫,光宗耀祖的开疆拓土封侯拜爵,不会再做出力不讨好的奴才。
尚方宝剑,几份皇帝的中旨都放好,几千虎弁,自己坐在钢铁军车里,现在别说地方军阀,就是几万关宁军,或者建奴骑兵,都不怕,高启潜这小子就是看到几万关宁军和人家一比,熊样都不如,才不顾皇帝想法,有样学样一头扎进神兵卫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吃得都是神仙饭食,住的都是天上楼宇,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辈子梦游都梦不到的,更没有人不把他们当人看,要是哪个畜生敢挡神兵的道,老子第一个和他没完。
从昌平,顺义,到怀柔延庆宣化,一路上各地总兵副将如临大敌,迎来送往不矣忙乎,皇帝差遣南洋伯和司礼监秉笔又是天雄军监军曹化淳前来视察,自然不敢怠慢,只是这年轻的南洋伯难得露回脸,前台都是曹公公在支应,各种孝敬少不了,还得看曹公公脸色,曹化淳是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