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松锦大战拉开帷幕(3 / 5)

的事,时隔一年,那些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依然清晰地在耳边响起,没有亲眼看到,却比身临其境更有体会,那种心都要跳出来的恐惧感,一般人根本撑不住,他可以肯定地说,当初自己未尽全力,全数压上,而是选择撤退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这些恐怖的爆炸声影响的,大清勇士目空一切的士气,在那一刻荡然无存,如今元气虽复,可真要下决心去征伐中原,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即使目前已经有了数十门红衣大炮,依然隐隐感觉到远不足以对抗未知的劲敌。

中原流寇再起,攻占襄阳,持续在湖北一带活动,明狗又任命孙传庭洪承畴剿寇,这些消息传来,多少给了大清一些安慰,至少有人在分担自己部分压力,关宁锦防线静悄悄,一定是因为无法分身两头对付,这给了他们最好的休养生息机会,不过也有消息传来,明朝边军卖给蒙古人许多武器装备,换取大量的牛羊马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连一口铁锅都不允许出境,如今一反常态,难道明朝武器装备开始有多余了?更多的可能是在笼络吃了败仗的蒙古人,自从灭了林丹汗,蒙古各部尊皇太极为“博格达彻成汗”,可第四次征明失败,显然动摇了蒙古各部,若是自己后方不稳,那就是雪上加霜,皇太极赶忙派了几路使者,带着金银,前往漠南各部,收买各部头领,并要求他们务必按计划解送一批牛羊马匹过来,有意无意透露后金已经造出了数十门大炮,一旦攻略明朝,必然不象以前那样旷日持久,让他们放下心来,这一招的确暂时安抚了漠南各部,因为红衣大炮在这些游牧民族看来,神一样的存在,几次围攻明朝城池,都被明军大炮打怕,既然后金拥有了攻城大杀器,那以后抢掠明朝就更容易些了,所以这些游牧民族又开始陆陆续续支援后金,算是为以后做个铺垫。

一边安抚蒙古,一边加紧汉军旗的扩充,皇太极和多尔衮都知道光靠大清铁骑野战有余攻城不足,只有威力巨大的火炮轰塌坚固的城墙,才能起到摧枯拉朽的作用,关宁锦防线各处明军一直躲在乌龟壳里不出来,仗的就是后金没有攻城大炮,所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造出尽量多的大炮,以达到一战而定乾坤,所以这一年多来皇太极一直没放松各项准备,即使传说有妖魔鬼怪出世,也丝毫没有动摇他问鼎中原的决心。

为了对付传说中的怪兽部队,工匠们想出了木盾上加铁皮的方法,虽然分量加重了,但效果比原来木盾好多了,至少不怕明军火铳刀枪什么的,只是后金缺乏铁,不能全部改装,皇太极下了狠心,征用大量民夫主要是汉族啊哈,去开矿,搞得每天都有百余冻饿鞭打致死的汉人暴尸荒野,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皇太极也知道这是饮鸠止渴,但威力巨大的怪兽阴影始终是大家心头隐患,不给大家一点信心,再次攻明就很难奏效。

豪格等人已经从去年的失败中渐渐恢复过来,现在是没有参与去年伐明的清军将领在叫嚣着出去抢掠,理由很简单,明狗内部烽烟再起,正是他们乘虚而入的好时机,而多尔衮他们则认为大清现在还没准备好,得等汉军旗准备充分才能一击即中,两派人马天天吵闹,皇太极和多尔衮在极力维持,努力安抚这些好战分子,不过他们也知道,时间不会太久,若不乘明朝内部不稳相机寻衅,很可能就会失去战机,他们在等,等一个有充足理由出兵的好时机。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据探子回报,驻守西北的孙传庭去了襄阳,洪承畴去了中原武汉,看得出来这是明朝在对付各路农民军,而关宁锦防线很多将领据说都去了天津和皇庄,这就有些意外了,难道大明连关宁锦都准备丢弃不管了?皇太极连着召见多尔衮豪格他们几次,分析下来觉得这肯定和出现的怪兽部队有关,就大明崇祯容忍外来人割据一事来看,很有可能这些妖魔鬼怪和大明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些将领前去或者是接受武器装备,或者监视外来人,前一种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