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松锦大战拉开帷幕(4 / 5)

,不然明朝边关不会那么大方出售大量明军制式装备给蒙古人,现在的情形就是如果等到明朝边军换装完毕,或者剿灭农民军,那么他们面对的将是更强大的明军,只有乘现在关宁锦空虚,来个围城,直接就可以试探出虚实,也可以致大明崇祯小皇帝两面受敌的尴尬境地,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此次主要是试探大明反应,不要求攻城略地,能相持住让大明首尾难顾就算大功一件,人数不要太多,虚张声势就可,那派谁去合适呢?皇太极盘算来盘算去觉得由代善领兵比较合适,其他人缺乏老成持重,多尔衮则觉得礼亲王坐镇后方更合适,由多铎去合适,于是这一议程就交由御前会议决定,多尔衮一派和皇太极一派互不相让,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还是礼亲王代善自己出来,推举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领兵出征,才算是摆平了各方,于是济尔哈朗率领两万镶蓝旗兵马出征,主要任务是在锦州东北修筑义州城,扫清锦州外围,为以后攻打锦州做准备,并相机策反归附明朝的蒙古多罗特部。

济尔哈朗要求派一直窝在家里的汉军旗加入,他的意思很明显,汉军自投降大清寸功未立,孔有德他们却坐地封王,好多清军将领看不怪,所以想拉上他们做炮灰,但遭到皇太极和多尔衮的反对,说现在虽然已经练好了数十门大炮,可此次冬季出兵不适合决战,先有济尔哈朗率军筑城,以为屯粮屯兵之用,待得城池筑好,自然会派他们上去,也就是说你们只是先锋部队,得等一切准备就绪才能和明军决战,这些好不容易造出的火炮不能消耗在拉锯战中,必须在关键时刻给明军一个惊喜,这样安排众人都没话说,每造一门火炮都不易,再说修筑义州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能在一年半载内筑成就算是快了,所以济尔哈朗不再坚持,率领自己手下近两万人马向锦州东北四五十里的义县开拔。

清军进驻义县,一个月内扫清了锦州周围明军据点,收罗周围汉民几千,在皮鞭和棍棒交加下开始修筑义州城,这一举动吓破了关宁军的胆,一边飞报朝廷,一边加强守备,以为清军即将大举进攻,锦州守将正是辽东将门的前锋总兵官祖大寿,他祖家一门十几个都是将军,和建奴的每次战斗都有他们的身影,关键是明军败多胜少,早就被打出了心理阴影,虽然天降神兵,大破建奴的事他们清清楚楚,吴三桂老爹吴襄还作为关宁军代表,一直在跟神兵卫做生意,木料,牛羊等大量运往天津,并从天津购买了大批精粮装备武装自己,可以说现在的关宁军和从前变化很大,从理论上来说,十数万关宁军完全有能力对阵五六万清军,但十几年败仗的影响在那,不是换了一些好装备就能改变的,所以一听说建奴来犯,祖大寿立即命令关闭城门固守待援。

正在难得享受太平时光的崇祯皇帝很快接到了警讯,稍微有些发胖红润的脸色立刻恢复了苦瓜摸样,满朝都知道流寇是祸,但大不过女真入侵的祸害,从万历年间到现在,明军就没真正赢过,地盘一点点丢失,建奴一天天壮大,每年朝廷有一半的收入都要投入关宁军,建奴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即使有了神兵卫两次打败建奴的胜利,可大家都知道建奴并未伤及根本,此次卷土重来,立即就引起了满朝的忧虑,皇帝恢复了废寝忘食,朝臣也都战战兢兢,深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成为皇帝的出气筒,周皇后和王承恩几次欲言又止,想让崇祯召见神兵卫来商讨一下,可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要他高高在上去视察可以,要他拉下脸皮去求神兵不可以,于是王承恩想了个办法,让信得过的小太监出宫找神兵卫,说是皇帝这几天茶饭不思,怕是病了,赶紧请神医前来看看,陆文夫等一接到宫里的消息,觉得不能怠慢,就让高师成带着几个医生护士火速进宫,到得宫内见到承印太监王承恩,才明白崇祯又在为建奴入寇的事烦恼,高师成毕竟是学历史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松锦大战的字样,这是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