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兴地对众人说,“我听说,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为政者的美德。
今天,我这个为政者,也要施行施行美德。李至忠,替孤宣读王诏。”
“是,殿下,”坐在大臣班首的李至忠,笑眯眯地站起来,对张立典微微欠身后,从张立典手中接过两道王诏。
他先展开第一道王诏,大声诵读道:“自古以来,凡成大器者,必先清其源,正其名。名不正者,则言不顺也。
今有贝加尔湖者,土著之谬称也,不合我华夏先民,千百年对其之称谓。
着内阁礼部,从即日起,晓喻天下万民,将贝加尔湖,改称‘北海’。王诏既下,勿失孤望。”
张天昭本以为是什么大事,听了之后,不由撇撇嘴。
张立典将贝加尔湖,北回汉代时对它的称谓“北海”,那他这个“贝加尔子爵”,是不是也要改称为“北海子爵”?
李至忠读完第一道王诏,朝会大厅内的众人,包括姜玉娘,张天昭在内,好像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似的,同时向坐在王位上玩权杖的张立典,欠身行礼说:“臣等谨遵王命!”
接着,李致忠又在众人屏声敛息之中,开始宣读第二道王诏。
“孤受命于老祖宗,建国立祠于北海苦寒之地。王国草创,民仅过三千,兵不足五百。国小而力微,如寒风中烛光,随时有覆灭之虞也。
然天授命于孤,亦授命孤之嫡子。孤之嫡子天昭,以冲龄之年,明天理,辨忠奸。通兵法,晓礼仪。
故受王命所托,北征莫多托部,须臾之间,降服之。西说布加特左部,不费刀兵,也降服之。乘夜进军,剿灭马匪,布加特右部,畏其威也,亦降服之。
尔后,率军远征,一战而克叶尼塞城,二战而克图鲁汉城。连迭名城,使王国之名,远播于数千里之外。旌旗所到之处,大小部落,莫不咸服。
谚云:赏罚公平,王道之行也。今孤之嫡子张天昭,累立功劳,功勋卓著。着内阁礼部,晓喻天下万民。
从即日起,贝加尔子爵张天昭,因战功而晋升为世袭北海伯爵,赏白银印绶,以彰其尊贵。
王命既下,天下臣工,勿失孤望!”
站在朝会大厅中的张天昭,愣住了。
他对自己被晋升为伯爵,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当他听到王诏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
不过,他很快又高兴起来,满满喜色的圆胖脸上,笑容可掬。
这可是大周王国第一个世袭伯爵!
也是到目前为止,大周内阁、礼部授予的最高爵位!
于是,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在姜玉娘溺爱的眼神里,张天昭走到父王面前,向他欠身行礼说:“多谢父王晋升我为北海伯爵,
以后,我一定更忠于自己的职守,努力为大周王国,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这时,王宫侍女捧着一个木托盘,轻盈地来到张天昭身边。
张天昭低头看,只见木托盘上放着一个四方银印,
银印的大小,如成人拇指。印背是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印背与虎肚的空隙中,窜有黄色的绶带。
“你为我大周立的功劳,我们有目共睹。所以这个伯爵,是你应该得到的嘉奖。”
张立典手持权杖,从王位上站起来,微笑着说对张天昭说:“至于做更大的贡献,你毕竟只有9岁,做不来的事情,千万别勉强自己。
好了,把银虎印绶收起来吧。以后你签发布书面命令时,盖有银虎印,和没盖有银虎印,效果可是两码事,小心收好啦。”
张天昭郑重地点点头,拿起了银虎印绶,翻过来看印面,只见上面刻着“北海伯爵之印”六个小楷字,每一个小楷字,都刻得四四方方,充满了艺术感。
至此,张天昭晋升北海伯爵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