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刘义真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他是见赵福生办案的,也知道她套话颇有一套,猜到她在与阿园的相处中总会问出一些有用的线索,但这短短一会儿功夫,她能问出关于银将的一部分生平来历,还是令刘义真有些意外。 不过赵福生得知的线索还不仅这些。 “据阿园所说,他驭使的鬼可以通过杀人剥皮压制。” 赵福生话音一落,刘义真也意识到了不对劲儿: “杀人剥皮?人皮?纸人……臧?纸人张?”刘义真这一回可不是有意要栽赃陷害张传世,故意往与他相关的纸人张身上拉扯。 而是他在听到‘人皮臧’的那一刹,脑海里本能将双方联系到了一起。 赵福生与他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随即道: “我跟孟婆也猜测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说完,她笑了笑: “回头出了孙宅,去问问老张。”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她这样说,便表明她对张传世有极大信任。 刘义真愣了一愣,接着点了点头:“行。” 这话短暂的告一面落,赵福生又重新将正题拐回到这位姓臧的银将身上: “他剥皮的对象是女子,且要年轻秀美的少女。” 末了,再次补充一句: “——人皮最好是完整无损。” 说到这里,赵福生对情绪低落的孟婆道: “孟婆,我记得船上沈艺殊现身时,其鬼相脸上似是有道伤痕,是不是?” 孟婆非恸至级,但也知道赵福生此时问这话是想查清楚沈艺殊当年遭遇,因此强忍痛苦,点了点头: “是有一道伤。” 她极力回忆当时见到沈艺殊厉鬼复苏时的情景,伸手指着自己额头: “伤口从这里横划过眉心、鼻梁,直至脸颊,是破了相的。” “两条线索相结合,那么我就有八成把握,将沈艺殊的死因与姓臧的银将归因到一起。” 这是一桩陈年旧案。 参与者除了孟婆之外,万安县其他人在这桩案子发生时都没出生。 事情过去了几十年,这个时代资讯并不发达,许多事情靠口口相传,甚至有些案情特殊,记录的案卷都并不一定准确,只能靠自己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搜寻细碎的线索,并从中找到有用的东西。 孟婆听闻这话,心中说不出的复杂。 女儿失踪一事成为她的心结,她为此追寻了几十年,没料到如今终于得到线索,一时既是怨恨又有种舒了一口气后,不知所措的茫然之感。 “几十年了,这人怕都死了——” “死了怕什么?”赵福生见她眼中透露出绝望,仿佛一时丧失所有的力气,整个人竟有浓浓的死意散出,立即就道: “他死了,但是鬼还在,杀不了这姓臧的银将报仇,可以把鬼抓了收拾一顿。” “……”刘义真嘴角抽搐。 孟婆眼睛却倏地一亮: “大人说得不错。” “总要出这口气。”赵福生道: “而且你后续还有事做。” 她怕孟婆一时想不开,便又正色道: “沈艺殊死得冤枉,可冤归冤,孽归孽。”赵福生提醒:“我听她说话言语温和,厉鬼复苏非她本意。” 孟婆沉默半晌,接着点了点头:“大人放心,我明白你话中之意。” “冤有头、债有主。” 沈艺殊是死得冤枉,可一码归一码,人死之后厉鬼复苏,再杀人时便不分好坏,一通乱杀,造成更多无辜者惨死,许多丧失子女的家庭,也会陷入跟孟婆一样的痛苦之中。 她推己及人,自然能明白赵福生话中之意。 两人这一番对话说完,俱都沉默了片刻,没有出声。 孟婆自是知书达礼,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