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五章 重要21(3 / 3)

高到这样一个程度,即使还不能对人们的灵魂进行完全再熔铸,至少也足以使它的表面得到重新熔铸了。

因此,那些过于低级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存在决定意识,贪生怕死会使人变得怯懦等等,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就统统失去了作用。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会感悟到他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那个温暖的世界,感悟到他长期以来只为了一个梦想而活着,因此付出了那么高昂的代价。

但是如果得到这具体之物存在重重困难,他根本就没有得到它的希望和可能,那他就会感觉不幸和痛苦。 所有在他视线以外的东西,都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穷人不会因为得不到巨大的财富而焦虑不安,但富人在计划失算落空的时候,不会考虑到自己已经拥有相当可观的财物,并以此安慰自己。

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 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名声。

我们在失去了财富或者安逸的处境以后,当我们挺住了最初的阵痛,我们惯常的心境与当初相比较,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这是因为:当命运减少了我们的财富以后,我们自己也就相应降低了我们的要求。

所以,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我们不应该以痛苦为代价去购买快乐,甚至只是冒着遭受痛苦的风险去这样做也不行,否则,我们就会为了那些否定、因而是虚幻的东西而付出了肯定和实在的东西。

但如果我们牺牲欢娱以避免痛苦,那我们肯定获得收益。

在这两种情况下,究竟痛苦是等到快乐过去了才来到,抑或是先快乐而至,其实并不重要。